两个美国人眼中的理财师本质

2011-12-29 00:00:00周莹
新财富 2011年7期


  在全球财富管理市场,理财的本质正加速从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作为在行业中打拼了近20年的资深理财师,曾先后出任过美国理财师协会主席的丹尼·莫桑和理查德·萨蒙,用他们的亲身经历阐释了金融理财师职业的本质—通过帮助其他人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实现了自己所有的梦想”。
  
  美国金融理财学院(College for Financial Planning)2011年新出炉的调查显示,入职1-4年的国际金融理财师年薪接近16万美元,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则突破23万美元,而美国中产阶级收入的平均年收入在5万美元左右,最高标准也不过10万美元。
  理财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职业,哪怕是从1969年芝加哥那场仅有13人参与的国际标准委员会发起会议算起,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这个职业迄今也不过42年的历史。按照《理财规划通史(The History of Financial Planning)》一书的提法,理财师是近400年来首个出现的新的职业分类。但如今,在其诞生地美国,理财师已经成为与医生、律师等一样受欢迎的高薪职业。
  “成为一名成功的理财师,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有心理上的满足感,因为帮助其他人实现了更美好的生活。”作为美国现今6.2万名CFP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