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和消费“两驾”马车都很难承担未来经济企稳的重任,那么未来经济的走势就完全看投资的“脸色” 了。就稳增长而言,2012年我们需要谨防的是由于房地产投资和政府4万亿投资突然失速所带来的“双碰头”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经济增长的快速回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投资波动所引致,固定投资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GDP增长率的高低。从支出法来看,资本形成(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和最终消费之间存在着“互斥效应”:经济高增长期,资本形成对经济的贡献就高,最终消费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就小;相反,在经济回落时期,投资增速下降较多,最终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会“被动地抬高”。出口尽管在突飞猛进,但从对GDP的贡献率来看,仍属“弱势”。
受国际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制约,201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这一趋势在四季度将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欧债危机的阴霾并没有散去,全球经济要想重新步入新的一轮经济增长,目前来看,路途依然遥远。
作为发展中经济体,消费增速更多属于被动型增长,即受制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居民收入水平或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消费增速提升。就中期而言,消费增速的提升与一国的经济体制、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等密切相关。因此,若缺乏较大的经济体制上的变化,要想通过消费来稳定经济增长,难度较大。2011年以来,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延续,导致房屋成交量萎缩,从而出现与房屋住宅相关行业消费增速的回落。与此同时,由于年初以来对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采取的购买汽车的刺激政策逐步取消,汽车消费也出现回落。目前这两大领域占了消费领域的半壁江山,它们的回落必然会导致整个消费增速回落。由于房地产调控依然在延续,汽车欲重新刺激依然困难重重,因此,未来寄希望于消费担当起经济增长“自动稳定器”的重任,只是我们一厢情愿。
既然“两驾”马车都很难承担未来经济企稳的重任,那么未来经济的走势就完全看投资的“脸色”。一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都是带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011年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投资同比增长31.1%,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20.7%,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但在目前房地产调控依然维持高压的条件下,这种高速投资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2010年国家针对开发商囤地的打击力度加大,导致很多开发商被动开工;其二是2011年保障房的推出,也导致房地产投资的加大。但由于房地产调控依然在延续,房屋的成交量依然萎缩,我们需警惕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的风险。这其中有三个原因:其一由于2010年加大对囤地的打击力度,导致房地产被动开工集中涌现,而房地产的投资周期一般是两年,一旦这轮被动投资周期高峰结束,随之而来就是突然失速;其二,受房地产政策调控影响,市场成交低靡,房地产商库存高企、资金链紧张,商品房开发投资有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其三,保障房的建设目标是2011年1000万套,2012年也是1000万套,但由于地方财政当前受困土地财政,导致建设保障房的资金面临困境,其建设的真实进度可能低于预期。从中不难看出,2012年出现商品房开发投资“失速”和保障房开工建设“不给力”的叠加困局,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并非杞人忧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制造业的景气度下降,导致民间投资快速下降,为稳定经济的平稳发展,政府投资担当了“主力军”。由于政府的投资项目一般属于中长期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资金分配一般是:1:4:3:2,因此,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集中
ef19da13e3362b1104f4d9307c33d6b3投放的项目,在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得到了较快的反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攀升。但到2011年,这种投资增速将逐步放缓,这从2011年以来的数据也可看出。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呈现持续放缓的态势,同比增长9.3%,较2010年同期减缓10.6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2.7%,较上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其中,前10月,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增长4.1%,较上年同期减缓18.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前10个月累计同比下降21.9%);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8%,较上年同期减缓4.2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7.3%,比上年同期放缓7.4个百分点。三大基础设施行业合计投资占比和贡献率均低于2004-2010年同期均值5—13个百分点,反映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对全部投资的带动作用不断放缓。而且到2012年,“4万亿”的项目将逐步到期,其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贡献将逐步淡出,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失速的风险便随之而来。
因此,作为稳增长而言,2012年我们需要谨防的是由于房地产投资和政府4万亿投资突然失速所带来的“双碰头”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经济增速的快速回落。
当然,决策当局仍然将有对冲经济下滑的“底牌”:“十二五”规划项目和2010年中央“1号文件”所确定的水利项目。由于2011年年初以来,决策当局一直把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当作主要任务,主动控制了政府投资项目,这些“底牌”项目并没有推出。预计2012年随着房地产投资增速和4万亿所带动的政府投资增速出现“双回落”,这些储备项目将会推出。因此,2012年经济增速能否实现企稳回升,关键在于这些储备项目的投资规模能否对冲房地产投资和4万亿投资回落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也依赖国际经济不出现“黑天鹅”事件导致中国的外需急剧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