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动向

2011-12-29 00:00:00
财经 2011年23期


  国务院:四措施助力保障房建设
  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要求,中央继续增加资金补助,地方也要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用于保障房建设。
  【评点】资金来源一直是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的最大障碍,虽然保障性住房的新融资渠道已在今年推出,但步伐仍然缓慢。如果要达到全年的预算目标,保险资金、住房公积金和政府渠道的投入必须大幅增加。
  
  四部委:明确海洋工程装备战略重点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能源局9月16日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将发展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五大战略重点。
  【评点】国家将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可见中国对海上资源的重视程度。从目前来看,政府对海洋工程产业的支持将长期持续下去。预计后期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后续还仍会出台细则、实施措施等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从而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两部委:降低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
  为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决定大幅降低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要求各省在不超过国家规定收费标准上限前提下,制定具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
  【评点】肉价的上涨与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不无关系,而两部委下调检疫收费、降低肉类产品流通环节成本的举措,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但还需在规模化生产和屠宰、产销一体化等方面做出安排,出台一系列保护性及促进性政策,使生猪生产走出怪圈。
  
  《财经》答疑
  通胀是否见顶?
  问:8月CPI由7月6.5%的顶峰回落至6.2%,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通胀见顶?
  答:对于通胀指标的判断,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同比数据,但其缺点在于受到基数效应影响,因此并不具备太多的经济意义。二是环比数据,对于判断CPI走势,其实环比数据更加重要。
  对中国目前通胀的解读也是如此,8月CPI同比增长6.2%,比7月略低一些,未来几个月,随着基数效应开始起作用,同比通胀率可能进一步走低,但如果环比通胀率仍保持目前的增速,同比通胀率将在明年初再度走高。
iNQTtOtNe4vlNBNQKM4wcUQEOfe3RLQOvkOlBGdCLfk=  从目前各方面的数据看,中国的通胀压力仍在短期内难以下降。从食品价格来看,猪肉价格年内难言下降,这将带动其他食品价格的进一步走高。但事实上,由于通胀预期较强、农药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中国的食品价格可能面临较为长期的上升趋势。如果该情况持续,明年初,房租和工资价格将出现“一次性”上涨,这将继续恶化中国的通胀前景。
  而在生产领域,一些现象也值得担忧。即使世G3HU2QYEoCaPhnu1NDaj84cipDec0qNBUO8XnXN58T0=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的下降,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却表现得异常平稳,甚至在近期出现上涨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的通胀环境依然异常严峻。
  由此可见,中国通胀压力犹存,央行应坚持目前的货币政策基调。
  
  数据气象
  贸易顺差
  地区——中国
  时间——2011年8月
  趋势——收窄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2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17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进口155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2%,月度进口规模刷新今年3月创下的历史纪录。专家认为,由于外需不足导致的出口减速,以及进口增长较快,中国顺差将收窄。
  从进口方面看,虽然国内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GDP增长较快,投资冲动强劲,使各地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保持强劲,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导致8月进口增长较快。
  再看出口方面,从外部因素看,全球经济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多个国际经济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高、消费不景气,总体来看,出口将放缓。
  另外,8月的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出现了反季节性的降幅较大,大大超出历史同期的环比下降水平,这表明未来三个月左右,中国出口增速明显回落的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