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的重心

2011-12-29 00:00:00苏琦金焱
财经 2011年23期


  全球经济又临多事之秋。
  美债评级下调,欧元去留成疑,令二次探底之忧阴霾再起。
  如何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协作,度过当前的波动,又如何通过深度的结构性调整走向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和复苏,成为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此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们将迎来怎样的新货币体系图景,亦为全球经济学界所热议。
  今次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新任IMF副总裁朱民先生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与记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他看来,全球经济正在发生双重位移,即增长中心的位移和经济重心的位移,这给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欧洲财政一体化的速度,美国再实业化的走向,新兴经济体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动能,全球流动性管理机制的安排,将共同塑造新的全球经济格局。
  
  规避二次探底之途
  有两件事会决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个是短期政策,有力和有效的政策能够阻止现在的危机;第二个是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进行结构性改革。如果能够把这两件事都做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对于全球经济会否二次探底,朱民的看法相对乐观。在他看来,欧洲的财政集中正在发生,而欧洲市场的统一将创造新的增长空间;美国的再实业化将以高科技产业为引领,但需协调创新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生产率。
  
  《财经》:您认为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从中长期的增长前景来看,人们认为无论是美国的再实业化,还是欧元区的财政一体化,都困难重重,而新兴经济体真正地成为增长引擎,还要假以时日。在您看来,全球经济的增长点,或者复苏点在哪里?
  朱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大家的争议也很多,不同观点也很多,很多人也认为现在有危机。比如说,马丁·菲尔斯坦说危机超过50%,萨默斯说美国有日本化的风险,会面临失去的十年。
  我是用基本的定义,就是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被称为经济衰退。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情况下很难发生,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整体还是没有受到大的结构性的冲击,跟2008年比,还是很不一样。而且新兴经济整体还是很强劲。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不会发生二次探底那么大剧烈的下跌,但很可能会出现一个长期的低增长。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变数,会有很多调整,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政府不能采取果断和有效的措施,世界经济滑入衰退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所以,它可能会走向下滑,也可能走向一个好的增长,究竟这个过程怎么走,这不是很明确。不确定的原因是现在的经济更多是跟政策有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我们可能面临相对比较低速的增长。
  由此,政策就变得特别重要。从刚才谈到的几个方面来说,欧洲面临的情况是:欧洲的财政集中实际已经在发生,比如说推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The 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