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孳息成了“孽息”
(《财经》2011年第24期“温州钱殇”)
曾几何时,周围流传:现在谁还把钱存银行啊,有闲钱就放出去吃息呗。为何嫌弃银行?因为正常存款收获的利润比较少。何谓“吃息”?就是通过民间借贷的途径套取高利润。
温州,可谓中国民营经济的制高点,其民间资本利用手段之灵活,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楷模。但当民间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资金的流通渐趋正常了吗?
开始是人生钱——经营实体发展实业,后来钱生钱——吃高利息,最后成为钱生人——民间高利贷的风潮,造就了一批以“经营”中间高息为生的人。这已不是法定意义上的孳息,而堕落成了“孽息”。孳息是正常的,而“孽息”是扭曲的。不管哪行哪业,利润永远跟风险成正比,与暴利膨胀气泡形影相随的是破灭。人们理财投资观念增强了本属好事,但似乎更应懂得:我们拥有的,已远超过我们所需要的。
浙江 苌汪
极尽哀荣乔布斯
(《财经》2011年第24期“乔布斯身后真空”)
虽然不对苹果的产品感冒,但乔布斯离去那天,心里还是失落了半天。乔布斯的一生以及与苹果公司的纠葛不禁让人感慨,好在作为一个天才,他及时避免死后才被认可的命运,而早已成为IT乃至整个世界的潮头人物,用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改变了产业历史。
苹果公司的辉煌能否继续尚需讨论,但中国短期内不必奢望谁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乔布斯的辉煌有其自身特立独行的性格因素在里面,但如何让这种性格特点的人发挥优势,而不是被“枪打出头鸟”,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北京 刘鹏
地沟油收益比
(《财经》2011年第23期“隐身地沟油”)
听说正品花生油每吨价格1万元左右,而地沟油成本已达7000多元,差距如此之小,真想不通那些人为什么还要搞地沟油。然而,本文印证了一个观点,地沟油的成本不低,但毕竟还有利润。并且在当下的监管体制之下,生产地沟油,似乎并不需要担太大风险。
偌大一个国家,在当下分段管理、因而谁都管不好的体制之下,已经不可能从源头上制止地沟油的出现。在地沟油转为能源体制不畅的当下,不知道还要有多少地沟油流向老百姓的餐桌。
湖南 刘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