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对策的探讨

2011-12-29 00:00:00陈康生
成才之路 2011年14期


  摘要:自主学习策略比传统策略更能激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对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探求欲,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最终实现体育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学习;对策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标准中制定的学习任务,能够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长远目标)的机会很少,以及体育课在室外进行的实际操作练习较多的特点。我们所研究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老师的教学(必要的示范、精讲、引导、启发)指导,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针对自己的体能、技能等实际情况主动选择最适宜的练习方法,然后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练习过程,及时总结和评价练习结果,最终实现体育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过程。它具有主体能动性、相对独立性、选择性的特征。
  一、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课程内容
  (1)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需要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根据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强化,否则就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正是基于外部条件应该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立足于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编排。
  (2)课程内容应注意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与一般课程内容相比,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来自学,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较少,这样教师通常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就相应减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容应更富于娱乐性、趣味性,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3)课程内容难度应该渐次增加,循序渐进,多运用诱导性练习和趣味性练习。这意味着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安排更加详细、更加具体。适当的增加一些自主学习理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评价状态。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建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取得进步,同时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发现问题,敢于指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对策
  (1)需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变革。通过对学生课内外体育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差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程度的重要原因。有的学生不是没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而是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知如何去运用,也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变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模仿、去组织,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推铅球”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上该项目的精彩片段以及推铅球的教学动画,使学生感受该项244148a6894a7fc962dd5e4e741fe574cfa71fa322f66edac41a3f7e5be45b84目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设置概念情境和问题情境,如:①大家喜欢打雪仗吗?②你们是如何扔雪球的,能演示一下吗?说说如何才能将雪球扔地远?③你知道推铅球运动的起源吗?它是一项什么运动?④说说扔雪球与推铅球在动作上有何异同点?⑤根据扔雪球经验,你们知道以怎样的出手角度进行投掷才能推得远,力量大一定能投远吗?⑥待学生演示完毕,出示推铅球挂图,让学生对照分析,找差距、寻原因。通过该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做到主动思考,独立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
  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地意义建构过程。心理学研究指出,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往往具有综合的作用,而且它们对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特定的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原有知识并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从而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气氛、学生学习情绪调动等方面内容,师生平等民主,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教师对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生成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还以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练中学、学中练,发挥其创造潜能。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平等对话中站起来,成为知识、技能与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健康的拥有者。
  (2)需要拓展课外体育,促进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体育组织能力的提高。主动营造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衡量学生学习自主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通过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目前有很多学生在课外不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也知道体育锻炼的好处,很多同学因为缺少组织和同伴而放弃锻炼。因此,教师在打好学生基本功的基础上,可通过组织课内外比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如通过两个班的随堂比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组织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提供可能的条件,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运动能力,既发展了兴趣,又达到自主健身的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走出课堂,主动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空间,走出学校,与家长、同学、朋友共同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课下、课外社会环境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体育组织能力的提高,打下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能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更好地调控与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出色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戴永生.浅析中学体育“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3).
  [2]张雄.浅谈自主学习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高教),2009(11).
  [3]葛建南.中学如何构建自主学习体育教学模式[J].体育师友,2009(6).
  (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第一中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