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里的“美”指的是美育,它不能等同于美术课,虽然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阵地,但美育绝不是单纯依靠美术一门学科就能够承担其全部内涵的。各个学科中都蕴涵有美育的因素,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任,地理学科也不例外。
一、优化导语设计,先声夺人,让学生爱上地理课
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语艺术至关重要,这是授课的起步环节,它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引导思路的重要作用。导语设计是否新颖、生动、得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授课效率的提高。应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导语来导入新课,缩短学生同课本的距离,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如讲“季风气候”时,可以引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作为导语。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上盛行西北风。曹营在北,东吴在南,若用火攻难以取胜。在这紧急时刻,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预测到当时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偶然出现刮东南风的反常天气现象,结果助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如此设计导语,学生情绪顿时高涨,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状态,教学势必会收到奇特的效果。
二、教材内容的美
地理教材本身内容丰富多彩,蕴涵了无数美的材料。祖国的山川大河,气象的风云变幻,都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同学们学习我国的名山大河,就能体会到华山险峻之美,庐山的奇秀之美,黄山的雄壮之美,泰山的精巧之美,也能感受到长江一泻千里的气魄,黄河九曲回肠的妩媚;学习气候与天气的内容,既能联想起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可想象出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海边的惊涛拍岸,沙漠的海市蜃楼,无一不在昭示美的情景。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同学们还可学到欣赏园林艺术的美,鉴赏亭台楼阁的美。还可以品味到人类发展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智慧之美、思想之美、力量之美。总之,地理教材内容的美,可以说俯拾皆是,这是地理课堂美育的重点。
三、巧妙营造地理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气氛也就是课堂环境的学习气氛,它直接受教师语言、教态和情绪的影响,也是学生对教师教的反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与个体的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促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运转,可以使人们提高行动的效率,起到推动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上课效率。
四、有效指导之美
教学是一种美的“生产”过程,有了“美”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前人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知识内涵,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美的包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去感受、接受课程之美,通过心灵的感应去体验心灵,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体会到地理之美。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直观性原则,教学依据之一的教材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人们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不可能只停留在书上文字和图案所呈现的平面感上,地理知识是立体的。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地图、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由于多媒体课件延伸了人体感官,扩大了人的视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诸多重点和难点,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五、自主学习之美
学生如果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主动依据课本进行学习,必定能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美。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堂学习的依据——教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科学的探索研究,其本身就含有美。事实上,各个版本的地理新教材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内容的安排、材料的选择、教法的设计上给教师很大的“自由”。地理教材的每一课都有包括文字、图表、图意说明或问题、阅读材料和活动在内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可以全讲详讲,也可以精选精讲;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也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而每章后的“问题研究”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显现个性、发挥自主学习的好机会。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中倡导的案例教学更是将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这一探究过程本身就是“美”的享受,探究问题的解决也会带给学生快乐和成就感,教师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更多考虑怎样设计“教”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所有的“教”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自主学习的美。
六、回味无穷的小结美
课堂小结是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教师富有美感的“点睛”之笔,可强化主题,升华知识,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诱发其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更趋完美。如在学习完“自然保护区”专题的时候,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中国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教学短片,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愫,同时也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充满自豪感的气氛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那种枯燥无味的空对空的说教便荡然无存了。
总之,地理教师应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学会以自己的言行和形象展示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功能。
(瓦房店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