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小学课堂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强调对孩子的鼓励。课堂上“你真行”“你真棒”的赞美声此起彼伏。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举着小手等待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再看职业学校的课堂,很少能听到赞美的声音,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昏昏欲睡。虽然近年来也有不少人提出在职业教育中也应该提倡“赏识”教育,但却鲜有人这样做,有的即使试了也会半途而废。很多人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顽石、是朽木,什么方法用在他们身上也没用,只会白费力气。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尤其是那些中考失败的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针对职教生的教育中,要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细微观察,放大镜下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抱怨孩子的缺点,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对于职校生,抱怨、责骂只能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变得像刺猬一样难以接近,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对待他们我们要宽容,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去给他们鼓励。喜欢迟到的学生,准点到校了;上课爱睡觉的学生,这一节可没睡觉;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一次独立按时完成了作业;平时不爱劳动的学生,主动擦了一次黑板……这些细小的变化,我都会看在眼里,及时热情地给予表扬。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所受到的关注,使他们逐渐形成“我是好学生”的感觉,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令他们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他们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
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对顽皮及外向的学生不能总是批评,要多表扬和肯定;而对优秀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不能表扬太多,应给予一些批评或指出不足。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赏识的言语一定要少而精,少些评价、判断性的语言,多些描述、叙述性的语言。过度的表扬赏识,有时会让学生觉得虚伪,从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三、创造时机或适时抓住机遇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平时我们必须注意观察,做一个有心人,创造时机或适时抓住机遇,才能获得成功。高淳县固城中学校长孔玉良一天中午值日,听到初三某班比较嘈杂,该班在初二时纪律不是很好,这一天正好班主任外出听课了还没有返校,就到班上去巡视了一下。学生看到校长来了,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他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过了几分钟,他又到了班上,看到同学们很安静地在学习,就在黑板上写下“三(某)班学生最”,后面画了一只跷起大拇指的手。学生会心地笑了,还听到有学生小声地议论道:“只有校长才这样夸我们。”接着他就离开了,因为在学生的微笑和议论中,他知道学生是可以信任的。这一天中午该班学生纪律出奇得好。案例中,本来班上学生比较吵,在孔校长到班上巡视时才安静,学生的安静给孔校长创造了赏识学生的机会,而孔校长正是抓住了这次机会才获得了成功。所以,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我们能否创造时机或适时地抓住机遇非常重要。
四、在孩子犹豫迟疑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赏识最发挥作用的时候,应该是孩子想“跳”又有点怕的时候。这时,“赏识”就是一只有力的手,在孩子后面用力推一把。尽量少用奖励诱惑学生,要让学生前进的动力来自自身,而不是外在的诱惑。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潜能,强调孩子“一定能行”,这种办法对一部分孩子管用,而对另一些天性比较胆怯的孩子来说,可能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尤其是对于职校这些曾经失败过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要解除孩子后顾之忧,跟孩子说一句:“你放手去做,做好了算你的,做坏了算我的。”让孩子解除对失败的恐惧,这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勇气。
五、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
职校的学生,他们身上的积习由来已久,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就能将一个差生转换成好学生。很多学生迈出第一步后失败了,要他们再次迈出脚步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好多老师最终放弃了。其实,孩子失败的时候可能更需要这件武器。如果这时不“赏识”孩子,孩子可能得到的不仅是失败,而且还有失败留给他的沮丧心情,这可比失败本身可怕多了。所以,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教师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那么,我们收获的必将是幸福和感动。
六、赏识性教育要掌握度
赏识性教育要掌握度。俗话说,物极必反,赏识性教育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所以我们在实施赏识性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度的把握,如果度把握不好就会形成“放任式教育”,结果就会出现诸如暴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孩子是需要赏识的,但赏识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否则“赏识”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品,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赏识”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它的确可以让人精神一振,力量倍增,但如果使用不当,它对身体的健康也是有害的。一位教育专家这样提醒: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远提供给孩子“赏识”这种鸦片的。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愿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做一个懂得欣赏学生的幸福老师。
(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