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会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学法指导,切实把学习方法的教育放到主要位置,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生物学习方法,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学法指导;提高效率;学会学习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由此可见,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要,也是高中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转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和自学能力。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 转变,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怎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习目标的指导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指明方向,是学海中的灯塔,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燃起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全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因此,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足、热情就高;反之,学习热情就低、效率也低,学习成绩一般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准确把握不同内容的要求,在每一课时教学前,将学习目标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三维目标层次,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对课标内容的把握能力,发挥良好的目标导向作用。
二、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学生预习后带着自己的问题上课,目的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自然会好。在预习前,教师可以将预习的具体任务以学案的书面形式做出来,上新课前提前一天发下去,然后第二天收上来进行批阅及时进行点评,以鼓励学生预习,强化预习行为,使学生知道在预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具体说来,教师应让学生在预习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通过预习,学生至少应该知道这课主要讲什么,都有哪些知识点,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新课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清楚或者忘记的旧知识、旧概念,应该迅速查找,以解决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指导学生用符号标记出预习时不会的或者不懂的问题,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目标明确,听课效果必然就好,同时还能减轻学习负担。在上课前,学生如果按上述要求去做,就达到了预习的目的,为老师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减少了讲解的时间,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发挥,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加强课堂学习的指导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环节。有人做过统计,在学生掌握的各个区域知识中,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信息达80%以上。在课堂上,通过读、议、听、记等作用,使学生的眼、口、耳、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动起来,相互配合。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并尽可能多地把新知识消化吸收呢?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课堂教学效果好坏与学生会不会听课有关,听课不只是指学生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处理、输出。它是动静结合的过程,是靠听觉、视觉、脑想、手动等感官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要使有效的知识被学生所掌握,教师除了精讲知识内容外,还应该告诉学生,听不仅要听教师阐述的观点、重点、难点。此外还要听同学的发言,用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来启发自己。其次,指导学生思考与提问。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必须思考,思促进听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鼓励学生提问,创设爱提问的氛围,使学生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使模糊的问题明朗化,或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新的疑点,既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对问题的透彻理解。最后,指导学生做好笔记。许多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但不少学生把笔记变成课堂记录,凡是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都详细记录下来,结果弄得课堂上很紧张,也影响听课。教师应让学生在记笔记时抓好四点:一是记提纲,二是记不同于课本的内容,三是记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四是对老师课堂上所讲的产生疑问的内容。这样既不耽误课堂的听讲,重要知识点也都记下了,课下整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四、加强课后复习的指导
学过的知识与方法很可能遗忘,要想牢固掌握,并形成能力,就必须科学而有效地进行复习,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先慢后快,遗忘在识记时就开始了,如果时间过长遗忘差不多时才复习,那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趁热打铁,及时复习。一般来说,刚学的知识在两三天后遗忘的最多,最好在学后24小时内复习。对一名中学生来说,这一点应当养成习惯,在复习时,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结合笔记和教材,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根据认识规律,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可以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出更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诸方面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的重点、难点,既是新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努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要会学,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积极性、主动性也会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学生将终身受益,教师将功莫大焉!
(邳州市炮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