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2011-12-29 00:00:00罗大伦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1年5期


  小时候,在园子里玩的时候,最开心的是在草地上见到了一个毛茸茸的绒球,这个绒球上面满是羽毛一样的小降落伞,我们此时会摘下它,然后猛的一吹,那些降落伞就会向远方飘去。
  是的,我们这次就讲蒲公英,我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有着小降落伞的植物会是治病的利器。
  
  关于蒲公英的传说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先引用一个关于蒲公英名字来历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她羞于开口,只好强忍着。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当时是封建社会,她母亲又缺乏知识,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又羞又气,更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心,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有一渔船,上有一个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他们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好草,翠绿的披针形叶,上被白色丝状毛,边缘呈锯齿状,顶端长着一个松散的白绒球。小英采回了这种小草,洗净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霍然而愈。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为了纪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简称公英。”
  
  最令人放心的苦寒药
  那么,蒲公英到底是治疗什么的呢?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是一味属于阴的药物。我在治疗感冒属于里热证的时候,经常把金银花、地丁、连翘和蒲公英一起用,解毒清热的效果非常之好。
  《本草新编》对蒲公英的评价很高,它说:“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土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白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权益,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这段论述,是对蒲公英的功用最好的总结,其实在苦寒的药物中,我的体会,最令人放心的,就是蒲公英了,有很多药物,多服用一点,脾胃虚弱的人,就会感觉受不了,而蒲公英则比较安全,只要适当服用,不会导致胃肠的虚寒。
  所以在遇到脾胃虚弱的人的时候,如果需要清热,我会降低其他解毒药物的比例,适当的多加一点蒲公英,这样就比较安全了。
  
  治乳痈的妙药
  蒲公英入药的一个主要作用,在《本草求真》说的明白:“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其实早在唐代,蒲公英最早出现的时候,就是以擅长治疗乳痈闻名的,到今天为止,很多治疗乳痈的方子,还是都少不了这味药。
  乳痈是生于乳房部的痈,一般发生在妇女的哺乳期的,叫外吹乳,过去认为是孩子含着母亲的乳头入睡,热气熏蒸而成,有的时候发展剧烈,会导致严重的感染症状,很是痛苦,此时欲哺乳不得,疼痛难忍,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此时如果在方子里面使用蒲公英,则会很快消除症状,解除病痛。
  
  中国人外国人都爱的菜
  除了在药用的时候使用蒲公英,其实,蒲公英是很好吃的野菜,是一个最普遍的药食同源之物,我在小的时候,家里就经常到野地里去挖蒲公英,然后回来清洗干净,蘸着酱吃,非常的好吃,有的地方蒲公英还可以用来包饺子。
  但是大家千万别认为蒲公英就是我们中国人吃,其实外国人吃的更厉害,比如我们国家现在引进的法国品种——法国厚叶蒲公英,其品质就非常的好,生产性能和生物产量是我国野生蒲公英的8倍-10倍。这个东西在他们那个国家里也是作为菜来吃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植物体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健康营养的活性成分,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钙的含量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铁的含量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强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学价值。国家卫生部将蒲公英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
  日本近几年也十分重视开发蒲公英,而且颇有成效。目前日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功能性饮料,就是用蒲公英作原料制成的。日本还用蒲公英制成酱汤、花酒等系列保健食品,将蒲公英直接作蔬菜食用亦十分盛行。
  
  蒲公英酒能“返老还童”?
  在欧洲,从中世纪开始,就用蒲公英的花酿酒,后来这个技术又被带到了美国,据报道,美国肯塔基州有位叫玛莎·布彻的老太太,已经一百零八岁了,却还能劳动干活,她说她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喝一杯蒲公英酒,这个配方是她家里祖传的,代代饮用,结果都很长寿,曾祖和父亲母亲都是一百多岁,她的妹妹也九十多岁了,联想到我们中国曾经有记载说蒲公英可以使得“须发返黑”的情况,我们分析蒲公英里面确实可能存在一些尚不被人知的奥秘。
  看来,“药食同源”不仅仅是在中国有啊,在欧美国家也是存在的。看来,无论东方西方,只要是对人体有益的东西,我们是都喜欢的。
  
  控制感冒效果非常好
  蒲公英是我治疗感冒出现了咽痛、痰黄、鼻子出热气、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常用的药物,一般和连翘、金银花、地丁配合使用(嗓子疼痛加上射干九克、僵蚕九克),各用九克左右,熬水服用,在水熬开锅的时候再放入六克的苏叶,效果非常的好。一般很快可以控制感冒。
  有一次,我到家门口的药店去逛逛——习惯,别的人喜欢逛商场,我喜欢逛药店。进去以后,药店的老板,一位中年妇女和我打招呼,结果我一听她说话吓了一跳,原来鼻子的声音严重失常,神色憔悴,一问,原来患了严重的流感,已经打了几天的抗生素了,我实在是觉得奇怪,就问她,你自己这里有这么多的草药,怎么不用呢?原来,她的药师实在是搞不懂她是患的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这都是教材编写错误导致的恶果,结果一直不敢下药,于是我就对她说,风寒和风热只是感冒的不同阶段,不是存在着两个感冒品种,我说:“我就直接给你抓药了。”于是,我就走进柜台,给她抓了双花、公英等药,然后告诉她熬药最后的时候再下一点苏叶。
  结果,过了几天我再去逛,就看到了老板的笑脸,她说:“您抓的药还真管事儿,第二天就基本好了。”“真管事儿”是老北京对中医效果好的习惯说法,其实,中药自己就在那里摆着,即使是药店老板和它那么近,如果不知道怎么用,它就不管事儿,如果我们知道怎么用了,它就“真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