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满满一货架,相信很多人在密密麻麻的各种食用油前会“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选哪种。营养专家表示,事实上没有“最好”的食用油,每种油都有优缺点,应视用途来选油才恰当。
动物油含胆固醇,要少吃
食用油是提供人们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它以独特的芳香和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物质。中国营养联盟高级营养讲师徐静说: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动物油含脂肪90%左右,含胆固醇,应少吃。植物油一般含脂肪不含胆固醇,是我国居民维生素E的首要来源。植物油熔点低,常温下一般呈液态,消化吸收率高。植物油应优先选购一级烹调油,这样的油纯净、新鲜,杂质很少。
各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橄榄油、山茶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类油脂在降低高血脂、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方面有一定作用,近年来广被重视。
玉米油、葵花籽油:富含亚油酸,大豆油则富含亚油酸和α-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及促进孕期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作用。
花生油:味道香醇口感好,富含维生素E,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含卵磷脂等营养成分。
玉米油:也称玉米胚芽油,特别富含维生素E,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具有一定保健价值。
芝麻油:是唯一不经过精炼的植物油,浓郁的香味更适合凉拌菜。
大豆油:大豆油中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病患者理想的食油。
维A油:我国居民缺乏维生素A,为此国际推荐食用添加维A的食用油,常吃可减轻眼干涩,提高抵抗力。
徐静表示,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建议可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特别提示] 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及体质虚弱的人群应选富含亚油酸及α-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的烹调油;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及60岁以上的人群应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因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发生。
油温越高营养越少
那么,如何科学健康的用油呢?徐静表示主要注意三点:
限制食用量: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发多种疾病。食用油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3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相当于2至3汤匙)。
控制油温:油温不宜太高。油温越高,烹调时间越长,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营养成分流失也越多。
保存方法:小瓶装油,远离灶台,存放在阴凉处,以防空气进入油脂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