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须提防“肠道增龄”

2011-12-29 00:00:00周一海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1年12期


  很早以前,祖国医学就有“肠道乃百病之源”的说法,由此可见肠道健康之重要性。因为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七成的淋巴分布于此,所以大多数健康问题都源于肠道。
  
  肠道也有生理年龄
  
  30岁的甘女士说,她好吃、好玩,不管是吃到长痘还是玩到上班没精神,都不能阻挡她继续吃喝玩乐的“革命精神”。虽然有时乱吃还会拉肚子,但丝毫不能阻挡甘女士的食欲。然而,最近甘女士频繁出现肠易激、急慢性腹泻、便秘等毛病。医生告诉甘女士,她的肠道年龄呈明显老化趋势,如60岁的人肠道一样,这与她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就“肠道增龄”而言,甘女士不是个例。其实,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肠胃不适、经常腹胀、习惯性便秘或是常常腹泻等毛病,
  这与他们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因素密切相关。有些职场人士平时工作紧张繁忙,经常参加酒宴应酬,因过重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病人会产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腹泻、便秘等。
  
   患病多是因为“乱吃”
  
  婴儿出生一两天后,随着吃奶、喝水,一些细菌随之进入体内,到肠道内“安营扎寨”,成为人体终身伴侣。这就是说,早从婴儿期开始,肠道内就充满了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种类达上百种,庞大菌群相互依存,相对平衡,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一旦失衡,就会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让人产生早衰现象。
  近年来,医学界提出“肠道年龄”概念。据消化内科专家说,好菌群的作用既能帮助人体合成B族维生素、叶酸等,又能加快肠道蠕动,促使粪便排出体外,减少有害毒素对肠壁的刺激,还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防癌作用。但每个人的肠道年龄和自己的真实年龄并不是完全匹配的,有些年轻人,因为节食、减肥、挑食等原因造成肠道菌群老化,如按肠道年龄推断已有五六十岁。
  专家介绍,除考虑好坏菌群所占份额外,肠道年龄检测还包括饮食习惯、生活状况和排便状况三大类,像偏食、暴饮暴食、睡眠障碍、排便不规律或便秘者,都属于肠道容易早衰的人群。应酬喝酒多、出差加班多、工作压力大者,很多都存在内分泌失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使得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而肠内脏污是便秘、腹泻乃至于结肠癌、大肠癌和身体老化的原因。
  
  怎么提防肠道年龄老化
  
  如何对付“肠道年龄”老化?专家建议首先不要滥用抗菌药,尽量避免误伤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同时,应多吃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全麦类等食物,以抑制有害菌群增殖。常饮牛奶等对肠道有好处的食物。此外,每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做健身操等,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都有助于保持“肠道年轻”。
  除此之外,保持身心愉悦同样也对肠道年轻化起着不小的帮扶作用。很多人或深有体会,一旦心情不爽则可能伴随而来的是毫无胃口或消化不良,这是因为肠道能感受到大脑反应,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均可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