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坏情绪,如压力、抑郁、愤怒、悲伤等,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肥胖等一道并列为冠心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专家建议,预防心脏病,我们还应该学会“情绪管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周传伟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起病例——
一位患者说:“50岁那年,我的心脏就不行了,发过一次剧烈的心绞痛,持续超过了20分钟,用硝酸甘油都不管用。医生说我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离心肌梗死不远了。我不吸烟,很少饮酒。喜欢吃荤,但也不多。血糖、血脂指标也不高。我找不出自己发生心脏病的原因。”
“爱生气吗?”看病时,医生问。
患者回答说:“真被问着了,我就是有好生气的毛病,而且总是把气憋在心里。就说那次心脏病发作吧,是因为单位分房子,有套大一点的,本应该分给我这个正高职称的,可领导偏偏分给了他未来的女婿。我很生气,但胳膊哪能拧过大腿?忍了吧!这口气就憋到心里去了。”
周传伟介绍说,心脏就是怕生气!美国一项跟踪调查发现,除去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A型性格(易急躁,易怒,好激动,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也就是爱生气)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比B型性格(不争强好斗,慢条斯理,紧张工作后能愉快地休息,拿得起放得下,能自己宽慰自己)的人高2倍。
原因何在呢?原来,心脏跳动不仅受窦房结的指挥,还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丘脑的职责有点像国家总理,它接到大脑司令部的指令后,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指挥着机体全身的机能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是一对功能互为拮抗的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激素(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产生诸如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
而心脏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激素的释放,心脏就会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等。
人若持续地处于抑郁、生气、悲伤、紧张、压力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使心脏在持续应激状态下超负荷工作,心肌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却得不到应有的适时修复,长此以往心脏就会产生各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