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家庭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作业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解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一、开放思维的大门,让作业成为舞动思维的体操
心理学表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作业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计算和应用题的训练必不可少。但是这些作业教师在布置时机械重复的居多,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这类作业有理解上的偏差,往往只关注正确率,从而进行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让学生去“死算、死记、死套”。因此,在布置这类作业时,要变“机械”为“灵活”、变“死算”为“活学”,让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共同发展。
1.让思维参与计算练习。
如果拿到计算题几乎不动脑筋,拿笔就算,这样对其思维能力肯定没有多大提高。怎样在计算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呢?我们可以把计算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这样设计的家庭作业,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能力。
2.让思维参与解决实际问题。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布置这样一项作业:回家先测量出自己卧室的长、宽和高,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花板的面积,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1.5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如果每千克油漆4元,一共要花费多少元?布置这样的数学作业,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开放生活的大门,让作业成为学生做问题的探索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先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到喜闻乐见。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探索能力。
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家庭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局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
1.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作业,做到“寓作业于游戏中”。
2.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
3.设计一些小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
(二)撰写数学小论文和数学日记
这是将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并用写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开放型家庭作业。实践证明,布置这样的数学作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各学科之间的互通,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开放学生个性的大门,让作业成为张扬个性的手段
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学习能力先天就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这样必定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作业。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它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设计时应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主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家庭作业正好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也许一时看不出成效,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作业这片沃土上能畅享快乐,喜摘硕果,让家庭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