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讨论交流多了,时常是一副忙碌热闹的景象。但是,热闹背后我们却又常常看见这样的事实: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之后获得的收获却不一定经得起“新”的考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一定能够长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恐怕都和“教学效率低”有关,改变这一现状的唯一出路只有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
(一)重情感目标,轻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之一,在着力转变过去过于重视传授学科知识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造成了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偏差。课堂上刻意追求情感目标,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让学生谈感受、讲体会、说理想、道想象上。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那我们语文教育的结果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重过程与方法,轻能力与情感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亲历学习过程。语文课中有些教师以此为“理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内容凭兴趣由学生决定,形式凭喜好由学生决定,过程凭进度由学生决定。殊不知,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置教师的主导地位于不顾,全凭知识还不丰、经验还不足、方法还不多、水平还不高的还处在学习地位的学生牵着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目标肯定没有了。
(三)重拓展延伸,轻文本解读
建立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是课程功能的开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是课程结构的开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是课程范围的开放。一些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文本的信息资料,课中让学生汇报交流讨论信息资料,课后或引导阅读拓展并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的教学安排很容易挤占阅读文本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把语文课上成了“资料汇报课”“历史课”“常识课”,显然无法达成语文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及过程和方法目标。
二、提高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1.落实核心目标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不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2.落实年段目标
阅读教学,三个学段的共性目标就是读书、背诵、识字、写字,但不同学段还应有不同的重点训练目标。只有凸显了本年段的重点训练目标,才能显现不同年段阅读课的特点,才能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比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低年级只是理解课文的内容;到了中年级,还要学习概括能力;到了高年级,课程标准上明确写着“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仅要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落实文体目标
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课标把文体主要分成三类。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诗歌,只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从而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训练意识
训练不是单纯地做习题,而是综合地进行技能、智能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训练不是形式化的浅薄展示和表演,而是引导学生沉醉于情境,陶醉于语言文字的赏析、体验。真正的训练是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的。那么如何提高训练呢?一是围绕目标安排训练。二是合结构优化训练方法。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评价意识
有效的评价是实现“落实三维目标,创建生命课堂”的保障,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评价的形式应灵活多变。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在行为层面和认知层面的考察中,应重视自评、师评、家长评和小组评的协同作用。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自评使学生有了更多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小组评重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家长评重在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方面的一个纵向比较。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