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心理学家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缺乏创造能力的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知识加速更新的今天,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我的方法是做个“懒”教师。
一、教师“懒”的必要
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不厌其烦地讲解,甚至题题讲解,连计算结果、答案都替学生写出来,一切“包办代替”,这样的“勤”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容器”,使学生懒思考,对教师的依赖性大。试想,长期下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何在?因此,我在教育教学中,学会“偷懒”,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
二、教师“懒”的策略与前提
做一名“懒”教师,并不是懒惰,不再认真教学,让学生自生自灭;相反,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懒”教师,是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上课一统天下的局面。作为一名“懒”教师,他不再事事亲为,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难题自己独自承担,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解释。
1.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懒”讲
课堂是学生生长个性的土壤,是学生未来人生阅历的实习地,它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把它还给学生,课堂上要“懒”讲。
(1)精选问题。
课堂上要“懒”讲,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教师要花五倍甚至十倍的时间来备好学生,设计可能碰到的问题,并一一予以解答;备好教材,并精心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让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备课,胸藏甲兵,才能指挥若定,上课才能轻轻松松地当一名“懒”教师。
(2)教会预习。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点,也是教师“懒”的基础。预习对小学生来讲很难,我一开始采用“带”的方法,利用课前十分钟带学生预习;接着是“扶”的方法,写预习提纲让学生回家预习,要求家长在旁引导与监督;现在是逐步“放”,让学生自己预习。预习的步骤是:
①先把例题读几遍,找出已知信息和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自己独立试做。然后与例题中的其他同学核对,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并想一想为什么做错了。
②注意书上白菜老师和茄子老师提示的方法,理解方法中重要词语、字眼的意思。
③做练习或自己出练习提升理解。
除了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外,要让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预习成果。在课堂上,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创设享受成功的情境,让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样,学生才有继续预习的勇气和动力。
(3)课中“懒”讲。
在课堂上可抛出一个个看似教师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开动学生的脑筋。在“懒”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使经过思考、实践得到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比如,在教学“认识小数”这个内容时,课始,我自言自语式地说:“分数是把一个或几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它是经过平均分得到的。整数就整个的数,小数就是小小的数。”我一说完,班里很多学生就说“老师,你说得不对,我们在预习时学到的不是这样的”。“同组说说老师讲的对不对,如果不对,怎么讲才对。”三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说:“比如、98.8是小数,它就不是小小的数。”
生2说:“像4.5、6.5、40.3、6.7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生3说:“大家看这几个小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看出来了吗?它们中间都有个小数点,所以中间有小数点的数都叫做小数。”
生4说:“所以说,不能看字来说意思,要认真预习。”
……
在学生讨论与辩论中,我在一旁观察,不时地加以引导。平时,我总是将能让学生观察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能让学生纠正的,就让学生去纠正;教师只是在学生无法解决、无法纠正的情况下,做示范和引导。
2.课中精心收集,课后“懒”辅导
学困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头疼,不少教师花大量的精力放在关爱、课后辅导学困生上,在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提问;布置作业时,给学困生单独布置较简单的题目;在课下,给学困生吃“偏饭”。这么“勤劳”,对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起到一定效果,可是我们也经常感到效果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根本不见效果。特别是放学后留学生下来辅导,出现学生、家长都反感,学生对学习更厌烦的现象。因此,我改变转变学困生的策略,课后是“懒”辅导,“淡化”学困生。
(1)精心收集学困生的困难之处。
转化学困生,首先必须找到他们的困难之处。长期以来,我通过以下的方法收集学困生的困难之处:课中,当学生小组讨论时,深入到小组中观察并收集,当学生做练习时,按照座位顺序到学生身边观察并收集;课后,批改学生作业时收集。通过收集整理,找到学困生的困难之处。
(2)课后与家长密切联系。
找到“病因”,接着跟家长密切联系,把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告诉家长,跟家长探讨“医治”的方法。最后由家长出面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让孩子在预习上多下工夫,多看课本,把课本弄懂,减少学习困难。
教师在课堂上“懒”起来,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勤”起来,为了这个“懒”,教师要不断地修炼“内功”,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形成较为系统、较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也解放自己。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