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往往“谈作文色变”。有人概括当今农村学生作文“三乏”,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针对农村学生的现状,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作文指导。
一、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作文的源头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农村学生的生活虽没有城市孩子那样精彩纷里,却有城市孩子享受不到的田园乐趣。但由于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导致他们对周围事物及自己的行为不太留心。因此,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火花本”,记下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或事。对于这个本子,只需要有数量要求,内容不限,同学间还可以传阅、借鉴。刚开始时,学生或许都不敢写,生怕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惹大家笑话。此时,教师应先“下水”,在班上朗读教师自己的“火花”。比如,我曾经给学生这样示范:
“今天,我去买菜,看到两个人为了一毛钱大打出手,还惊动了派出所”……
有了我的示范,没几天,果然就收到了几本主动送来的本子。
一本小小的记录本就像摄像机一样,摄下了学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了它,学生以后作文时就有“米”下锅了。
二、指导学生注重积累,优化作文的语言
有了好材料,就等于房子有了坚固的结构,而要使房子舒适美观,还得要好砖好瓦。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地域、知识面的限制,写出来的作文似“白开水”,很明显是“挤”出来的,而不是“流”出来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准备“采蜜本”。让他们做辛勤的小蜜蜂,去书里“采蜜”。刚开始一周,完成任务的学生寥寥无几,于是,我用小黑板开辟了一块新天地——每日佳句。春天,抄写关于春景的佳句;夏天,抄写关于炎热的佳句;十月,抄写关于田野的佳句……滴水穿石,半学期下来,学生作文时的语言生动多了,“采蜜本”也越来越厚实了。事实证明,积累,是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一大帮手。
此外,还应注意从文本中积累。语文课上,我一直告诉学生“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并对偶尔引用课文中的词语、段落的同学大加表扬。学完《白鹭》后,班长就仿写了家乡常见的野鸭。虽没有郭沫若的大家风范,但其中的几个比喻句栩栩如生,这篇作文在校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课外读物,也是学生积累的好途径。去年10月份,我把自己买的全套曹文轩的纯美儿童文学集带进了教室,指导他们怎么看《青铜葵花》,告诉他们怎么走进桑桑的世界……后来。学生在作文中多次写到“桑桑”,写到“阿雏”——他们身边的小伙伴。这种课外阅读,虽然没有强迫学生积累,但无形中带给了学生审美享受,让他们受到熏陶,也在无形中优化了他们的作文语言。
三、更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这里的方式,包括批改方式和表扬方式。
1 批改作文时,我逐步抛弃了传统的“老师改作文,学生看等第”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改。先是自己改,改标点,改病句,然后是小组讨论改,由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当组长,牵头批改小组内的作文,看是否离题,是否详略得当,最后由教师把关。教师批改时,不仅改该学生的作文,还要改批改者的批语,并对两者进行讲评。三篇作文下来,被改的和批改的,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也终于摆脱了语文教师最怕改作文的苦恼。
2 我对学生的作文和日记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自己认为好的方面,特别是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语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此外,我还通过种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以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1)把佳作张贴在教室里。将文章抄下来,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既供同学间交流、欣赏,形成人人都是“小作家”的意识,又布置了教室,一举两得。
(2)自编作文集。让学生把自己较为满意的文章,按一定的顺序编成作文集,在班上交流。
(3)运用广播媒体。推荐好的文章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利用广播媒体在校内展示其习作成果。
平平淡淡的农村生活构建了学生习作的大课堂、大舞台,他们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学作文、写作文。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心中最淳朴、本真的生活世界。这是城里孩子所体悟不到的境界,更是作文教学“我手写我心”的最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