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故事展现了诗歌的意境,诗歌浓缩了故事的内容。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挂念,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我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渲染,观察插图,创设一个个情境。引导学生披情入境,联系自身感受,体会母爱,感悟亲情,从而使学生懂得应该从小体贴、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下面我就结合这堂课,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的。
一、合理利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感动母亲恩情
苏教版的课文都是图文并茂、互相照应补充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中课题旁那幅“母亲深夜缝补衣裳”的插图对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对于现在的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油灯”、“缝补衣裳”这些字眼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所以,我就充分利用了这幅插图,先后两次提出不同要求让学生观察插图。
第一次,我是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之前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是一个老年妇女在补衣裳,有的说图上是一位年纪比较大的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我顺着学生的回答说:是的,一盏昏暗的油灯下,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在操劳了一天后,捏着一根细细的缝衣针为儿子缝补衣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这深夜缝衣的场景,想想这段话中哪些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你。于是。学生们很认真地读起了课文。
第二次,在和学生们在讨论“已经辛劳了一天的母亲就这样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呀、缝呀,她累吗?哪里看出她很累?”这个问题时,我再次出示这幅图,让大家仔仔细细地观察。学生们的观察力、感悟力都是一流的,有的说:“母亲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说明母亲已经缝了很久很久了,眼睛都酸得睁不开了。”有的说:“母亲的背弯着,说明她腰酸了,太劳累了!”有的说:“那油灯的光多暗啊!母亲要凑得那么近才勉强看得清,多辛苦啊!”……母亲这样劳累了仍然坚持在为儿子缝补衣裳,那是对要出远门的儿子有多么不舍的爱恋啊!学生的感悟更深入了。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找准图文的结合点,恰当地利用插图,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关键词句的意义,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插图不至于形同“装饰”,才能充分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诗意组织教学语言。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感悟母亲恩情
说到底,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是一种心灵教育。而语文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灵,就会焕发蓬勃的诗意和动人的情思,也就具有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课堂上,我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多处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在教学“深夜缝补衣裳”这部分内容时。当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体会到母亲的辛劳时,我一次又一次地创设不同情境引读:
师:夜深了,母亲已经很累了,可是她揉了揉疲倦的双眼继续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夜很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母亲直起身子捶了捶又酸又疼的腰背继续在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夜更深了,周围一片寂静,母亲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她捋起衣袖轻轻地擦了擦,依然在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这一夜母亲几乎没有休息,就一直在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学生在老师描绘的情境中一遍遍朗读着。一遍比一遍投入,一遍比一遍深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位慈祥母亲的操劳,仿佛亲身体验了这位慈祥母亲的深深牵挂。在那个瞬间,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都远远地遁去了,全身心被一种情绪占据了,好像进入梦幻的境界,让人感动,让人沉静……这,也许就是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语文的言语魅力、语文的人文精神吧!
三、巧妙运用音乐资源,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感激母亲恩情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比较注重音乐对学生心智、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音乐,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在教学《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时也不例外。当教学到“孟郊看见小草沐浴着太阳的光辉,抚摸自己的衣服而触景生情”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满怀深情地说:“其实,享受着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母亲恩情的。又岂止孟郊一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用自己最伟大的爱哺育着自己的儿女。孩子们,你们就像一棵棵沐浴着阳光的小草,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心血吗?闭上眼睛,想想妈妈为你做的一件件事情吧!”随即,《烛光下的妈妈》优美的旋律渐渐响起,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心。听着听着,学生们都被深深感染了,眼里含着泪水,这泪水是从心底流出来的。此时,学生们都回想起了那些琐碎的、平时不屑一顾的小事,而那些“小事”,无一不凝聚着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所以,此时的他们,唯有感动,唯有倾诉,心里满满溢溢,装的都是对母亲的歉意。对母亲的感激。感动,真的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感动的时刻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阳光,柔柔地洒遍了每一个角落,就像母亲的爱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再多一点让人感动的元素,那么,课堂就将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