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

2011-12-29 00:00:00张叶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3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醒语文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语文课这个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活动起来,不但要“心动”,还要“会动”,并最终落实于“行动”。
  
  一、营造氛围,令学生“心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无疑是最佳的方案。因为只有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才会产生愉悦、自信、兴奋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主动、积极、渴望的心理优势,才会令学生“心动”,这十分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输、接纳、吸收和储存,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 要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解放学生的心灵
  良好的课堂气氛取决于构建一种新型的、融合的师生关系。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产生权威心理,强化自己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的角色意识,令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绝对的“权威”心理。这样就破坏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准则,使课堂气氛被强迫和压抑所主导,必然会死气沉沉,消极冷漠,学生对此可能产生的违反与盲从。都会恶化课堂氛围,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尊容”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保持着“童真无邪”的本性,心灵得到解放,人格文化意识得到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自然地激发了,在他们心里,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如在教学《东方之珠》这篇课文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听说香港是个美丽的地方,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去过。你们有谁到过香港吗?”这时,教室里同时举起了三只小手,他们抢着站起来说:“我去过香港,我还到过迪斯尼乐园呢!”(其实,我事先已了解到班上有三位学生去过香港)接下来,我说:“那么。今天我们就让这三位同学带我们去看看香港到底有多美!”这样的课堂导入,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他们感到教师在和他们一块儿学习课文,真正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
  
  2 要在愉悦、意趣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热烈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往往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寻求趣味和快乐是人们的天性之一,少年儿童尤其如此。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试图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和享受是完全正当、合理的。教师应当循循善诱,寓情趣于教学之中,善于引爆学生的兴奋点,营造乐学、爱学的课堂氛围。要尽量采用科学、合理、巧妙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有趣”。逐步发展他们的“兴趣”、“情趣”、“志趣”。如《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有个新词语“无忧无虑”,这对刚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虑”这个生字的形和义都是难点。怎么办?我先让学生认识“虎字头”这个新的偏旁,逐笔指导书写,然后问学生:“如果让你靠在老虎怀里,你的心里会怎么样?”学生马上说:“害怕死了!”“担心死了!”我追问:“现在大家知道‘无忧无虑’的意思了吗?”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无忧无虑”的意思,在有趣的氛围中理解了学习的内容。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把课堂氛围营造好了,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做到对学习“心有所动”。
  
  二、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动”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师的首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奠定这个基础,便看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课上“动”起来!
  
  1 善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比较难保护的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常常被忽视。对此,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学生认识上的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生或让优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发现后进生举起来的手很低,因为他想说又不敢说。这时,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正确就要大加表扬,反之则帮助他纠正错误。同时赞扬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样就保护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
  学生的自学过程,实质上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书,再让他们质疑,然后引导他们梳理提出的问题,再指导他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比较分析,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懂的过程。同时,告诉学生以后遇到这一类不难理解的课文时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因此,教给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3 引导学生会阅读,教他们边读边思
  小学生爱读书,但多为囫囵吞枣,读后收获不大。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一缺点,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把读与思结合起来。例如,教学《爱如茉莉》,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读文,体会文中的“爱”。我让学生在读文时关注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让学生在读文时感悟语言。然后交流自己的思想,特别要交流文中让你心生感动的地方,使学生在读书的同时享受到真爱,感受到美好。这样做,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4 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就是学习方法、程序和智力活动的总和。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事实性的知识,而且要检查他们出现错误的关键原因。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具体根源,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为学法的迁移创造条件,这样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教给学习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方法上。如《东方之珠》一文中,三段内容在结构和表达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教学“迷人的沙滩”一段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然后看着课件上的图片深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后听音乐展开想象,继而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方法。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学习方法:(1)自读课文,了解顺序;(2)抓住特点,品析词句;(3)图文结合,展开想象;(4)体会感情,弄懂写法。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机械地按以上几个步骤去读,而是激励他们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读书方法。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 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为前提,只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方法的正确性。曾听到一位教师在教学《詹天佑》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用什么办法克服这些不足?那么,詹天佑当时为什么选择了‘人’字形线路呢?”对于“人”字形线路这一部分的教学,一般总满足于让学生理解“人”字形线路的原理,从中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至于“人”字形线路的利中之弊往往无人怀疑。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美中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然后又回到“人”字形线路,集中体会它的好处。通过“发散”和“集中”,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其实。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大语文环境中学,学生重在参与,要多听、多看、多说(包括多自语),掌握了这种方法,学生就能学得主动,使学习语文事半功倍。
  
  三、培养习惯。让学生“行动”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定势。假如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许多的学习方法,这固然是教育的一个成功之处。然而。学生对学习只凭兴趣,没有恒心,不成习惯,那么教学效果仍然甚微。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因为养成一种好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获得一项知识更重要。好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优良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随着人的学习活动而产生的能动的心理现象,实质上是人的思想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映,是决定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的心理依据。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包括自主精神、独特精神、向上精神、刻苦精神等。优良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既是学习方法指导的任务,也是学习方法指导取得真正成效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增强学生自立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求异,探索适合自己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独创精神的发展;循序渐进,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向上的进取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读书习惯,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看书读报听广播的习惯,等等。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把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