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问我:“第九册课文《莫高窟》,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我对她说:“没有使用多媒体不一定是坏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能自由想象莫高窟的神奇与美丽,靠多媒体放映视频有时会削弱莫高窟的美。人们普遍感觉小说拍成电影不如小说本身,就是这个道理。况且,语文教学的审美对象是语文而不是音像。”
其实,这里隐含了两个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去思考和解答。
一、教学是针对“莫高窟”,还是《莫高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来看,“语”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可以理解为文化。语文教学就是两件事:文化积累和语言训练。
从文化积累方面看,语文教学要走进“莫高窟”。《莫高窟》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封藏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再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唤起读者对我国艺术珍品的热爱之情。走进“莫高窟”,才能积累这些文化。
从语言训练方面看,语文教学还必须走进语文,走进《莫高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走进语文,就是要凭借文本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就阅读而言,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都要因文解道。但是,其他学科教学的目的是“道”,即理解内容,以“理解”为突破点;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解”,即理解的本身,以“怎样理解”为突破点。就《莫高窟》而言,应训练“整体感知——重点品读”的理解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问题可以是:读了课文,莫高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重点写了莫高窟的什么?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重点品读课文的问题可以是: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各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就习作而言,语文教学既要“因文解道”,又要“因文悟道”。解道是手段,悟文才是目的,即以教学生掌握课文表达形式为最基本的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目的是理解语文形式怎样恰当地表现内容,为内容服务。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感受文辞之美,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本领,提高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这是我们在实施有效语文教学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这一堂语文课,教师要“教什么”。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绝非易事,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如教数学,“教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教师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但课文并不是要教学的核心目标,课文只是要教学的核心目标的载体,语文课的核心教学目标隐藏在语文课文中。于是,“核心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教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一篇篇在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写的文章会成为课文,只是编教材的入选编了他们的文章而已。因此,没有哪一位作者专为语文教材写文章。这些文章没有编入教材时,已经存在了,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李海林先生称之为“原生价值”。
有研究者把课文的“原生价值”概括为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和消闲价值。其实还可以概括出很多其他的价值,创作者创作的时候怀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可以说有多少种目的,它们就有多少种价值。但是不管多少种价值,它们的总价值,就是信息价值。读者阅读它们,其目的或者为了获得事实的信息,或者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总之,都是获得信息。如《莫高窟》在没有成为教材之前就具有“原生价值”,读者阅读《莫高窟》后,知道莫高窟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一个面积不大的藏金洞。但是,这篇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成为课文,它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既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原生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李海林先生称之为“教学价值”。如《莫高窟》作为一篇课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不仅知道莫高窟这一艺术殿堂,更要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莫高窟的。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一定的语言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语言形式,一定的语言形式实现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内容生成于语言形式,语言形式实现语言内容。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形式为纲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总之。走进“莫高窟”,从文化积累方面看,是目的;从语言训练方面看。是手段,目的是走进课文、走进文本。走进“莫高窟”。只需了解;走进课文,必须掌握。如果只走进“莫高窟”,不走进课文,不搞语言训练,那么语文课就成了旅游课、地理课、影视课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读文”,而不是“读图”。《莫高窟》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内容”——知道莫高窟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一个面积不大的藏金洞并不困难,学生多读几遍课文,看看图片和影像资料就可以做到,但这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掌握真正的“教学价值”——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莫高窟的,才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事。
二、教学是感受“莫高窟”之美。还是感受语文之美
语文教学是审美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成为审美的人,否则,语文就是无本之木。课文教学的审美对象是课文的“道”和“文”。就《莫高窟》而言,“道”就是莫高窟内彩塑与壁画的精美,“文”就是语文之美。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审美对象应是语文。感受彩塑与壁画的精美是手段,感受语文之美才是主要的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法讲的是话说得通不通的问题,修辞讲的是话说得好不好的问题。判断好不好,就是审美。”语文教师常常对学生说,这个词用得好不好,这个句子写得美不美,其实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感受语文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热爱语文是学会语文的前提。但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是无法强制的。爱的前提是可爱,可爱的前提是发现。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就《莫高窟》而言,感受语文之美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感受语言独特的美。图片和视频展示的对象,是让人看的;语言描写的对象,是让人想象的,具有奇妙空灵之美。课文中的莫高窟令人神往。2,感受汉字之美。课后列有7个生字:煌、尊、录、弦、绣、腐、帝。3,感受词语之美。课后列有: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精美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遨游、腐败无能。4,体会过渡句之美,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如“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一藏经洞。”
学生读了《莫高窟》之后,沉浸于莫高窟的美丽与神奇中,却发现不了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并能用笔向外地的朋友介绍莫高窟,那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达莫高窟的美丽与神奇,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语文之美。
是走进“莫高窟”,还是走进《莫高窟》,既是个别问题,又是普遍问题,实质是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练就一双慧眼,在语文教材的密林深处,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语文教学要走进“莫高窟”,更要走进《莫高窟》、走进语文;要感受莫高窟之美,更要感受语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