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2011-12-29 00:00:00周颖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3期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无论课内课外,还是校内校外,我们总能看到他们好动的身影。一些教师由此而牢骚满腹:某某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某某学生下课贪玩不做作业……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在“动”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也只有“动”中,人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灵活与主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这些好动的孩子时。应因势利导,全面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动”中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一、让学生“主动”起来
  
  “主动”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强调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内在、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习,越学越爱学。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走向积极。不仅开发学生的潜能。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主动起来,首先必须尊重、信任学生,发挥他们学习的能动性。其次努力让学习活动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即让学生对学习感到有趣。可以从解放学生的双手做起,让他们在动手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动手中加深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感受体验诗人的孤独感是极其困难的。不如让他们想想:“如果你的爸爸或妈妈出差了,离开你一个星期,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无需教师指导,学生有的这样说:“我特别想妈妈,我奶奶说我在梦里叫妈妈呢!”还有的说:“我放学的时候真希望妈妈像超人一样突然降临在我身边,那时我最高兴!”这时教师可顺势引导:“是呀,独自在外的诗人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思念着家乡的亲人们。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诗人的距离。
  
  二、让生生“互动”起来
  
  人既是“个”的存在,又是“类”的存在,这一哲学思想折射到课堂教学中,则把学生的学习看做是主体间相互渗透、交融以及基于理解的互动与合作的过程,也即要求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与合。作。实施生生互动的课堂,要做到:1,要构建起学习基同体,学生个体在与共同体的互动中成长,共同体在作用于个体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2,要选好合适的切入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合作学习、小组讨论。3,教学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针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学习中来,让每一位学生完成总体目标中的一项具体任务。4,要注重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5,创设生态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营造互助、支持、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时,以编排课本剧的方式,通过表演,学生把小稻秧遇险、脱险时的样子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同时又把杂草的蛮不讲理、嚣张气焰以及喷雾器、除草剂的义正词严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生生互动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让师生“活动”起来
  
  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小学生往往连四十分钟的一节课也难以坐得住,但提起活动,他们则特别高兴。其实,学生也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活动进入课堂,师生成为课堂上的自主活动者,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让师生活动起来?一方面,教师应做课堂活动的引导者,通过对活动的引导,激活教学的“活”源泉。另一方面,以活动化的形式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把教学的重点转化为学生探索的重点,运用活动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动口发言、动脑思考等形式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获取知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如果能走出教室,到户外上课,则能避免学生在课堂内的胡编硬套。如写“春天”的作文课,时值春季,我带领学生到校外踏青,首先明确要求:“同学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想一想,然后写个片段‘春天,我看到了……’。”学生兴致勃勃地带着问题自由活动。结束时,他们争着向我汇报,有的说:“春天,我看到了小草正在发芽。”有的说:“春天,我看到地上开满了野花。”还有的说:“春天,我看到田里的油菜正在比个子。”
  教师不应再抱怨孩子们的好动,而应加以引导,创设具有可动性的学习情境,才能让孩子们“动”得可爱、“动”得聪明,课堂也因“动”而更加精彩纷呈、智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