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什么” 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两个重点。作文“写什么”,更是令小学生写作时头疼的问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如何化解学生写作材料的缺失,使作文指导更有效?我们扣住广阔的生活空间,挖掘写作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观察中发现
——凭借日常生活引发感触
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境遇的差别、个性的迥异,使平凡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积极地置身于广袤的百姓生活,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是很好的写作题材。
怎样观察呢?“观”,是看的意思;“察”,也是看,合在一起指看了一遍又一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离不开观察。观察要点面结合,写出比赛场上的“面”,就是要把目光不断移动,看清楚这个场面的全貌。突出比赛场上的“点”,就是把目光盯在某一处,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主要对象的诸多方面,了解其情况。以比赛为例,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运动实况、操场游戏、智力赛场、娱乐比拼……小至二人竞赛,大至国际赛事,亲身经历或媒体介绍,令人难以忘怀。观察主力,如何全力参赛;观察观众,如何助威鼓励;观察裁判,如何公平公正;观察小记者,如何现场采访……好像一场比赛的现场转播,及时拍下来再回放,异常精彩。观察有长时和瞬时,有动态和静态,文章才会更精彩。可以让学生花一段时间进行一下活动:①采访“老东台”。以小队为单位,采访对东台的过去了解较多、较深的人,获得家乡过去的一手资料。②走入“每一户”。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庭,搜集的材料具有典型性。但这些的说服力还不够,还可以号召队员和亲属、邻居交流,使材料具有普遍性。③聚焦“今东台”。走街串户,摄下东台新貌,从衣食住行、精神面貌方面展示家乡变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自己命题,写出个性独特的好文章。如《聚焦东台》《东台城长高了》《奶奶的蓝布衫》《二十一世纪的东台》《范公堤的呼唤》《谁不说俺家乡好》……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小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开阔的选材能力。由此可见写作选题并不难,关键在于要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学生对今昔生活的对比,百姓之间生活差异的比较,在观察中丰富了习作素材。
调查中提炼
——关注身边人物的丰富感受
日常生活是众多平凡人物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在形式上表现为普通、琐碎,不及经过归纳、提炼、整理后的理性知识那么条理分明,但它朴实无华,细品备感隽永,所以能以很直观的形式切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例如,我们先从了解家庭故事入手,结合“三·八”妇女节这一契机,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确立“只要妈妈露笑脸”活动主题,活动方案为:感受爱——调查了解;表达爱——真情回报。
学生自由成立活动小组,利用假期走向社会,走进家庭,调查采访,融入生活,感受“天下父母心”。一个星期里,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走访了三十多个家庭,收集了许多关于母爱的故事,在全班交流。平凡的人物,琐屑的生活,使许多人的眼睛湿润了。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言:想想我的妈妈,为了我,她任劳任怨,操碎了心,妈妈的生活这样琐屑、繁杂,日复一日,大同小异,看不到光荣,看不到崇高,看到的只是辛苦与忙碌,但妈妈的伟大正在其中。我心中默默地说:“妈妈,您辛苦了!”
“母爱>爱母”。无私的母爱引起了全班学生情感的共振,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缺乏对父母的了解和回报。于是,学生纷纷自发地以多种形式真情回报妈妈,乃至所有亲人、朋友、老师:以实际行动,帮妈妈烧几次饭、做几次菜;给关爱自己的长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早上见到邻居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给老师、父母呈上一份自己决心改正缺点的计划书……写作题材也应然而生。
普通的提议,朴实的行动,真切的心灵,引发了学生心灵的感触。“感触”有转化情感的动力功能,能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这种情感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延续、反复、发展,开启学生心智,也拓开了习作的源泉。
体验中撷取
——深入社会实践选取素材
人的纵向的成长历程,人际间横向的交往过程都是动态生成的,这恰恰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沟通、理解。如果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积极地置身于广袤的百姓生活,写作素材也会应运而生。
1.挑战传统形式的创新式作文。《拔苗助长》这则寓言教育了许多代人。社会实践使学生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质疑:各种农作物的幼苗都很细嫩,处在幼苗阶段的植物特别容易受到害虫的袭击。而进入成年的植物,就不怕那些专门危害幼苗的害虫了。“拔苗助长”的方法,是从一种蕨类植物中提取出能促使幼苗快速生长的基因,将它植入需要“助长”的植物体内。这种植物就会像被拔了苗一样,很快跃过幼苗期,迅速长得又高又壮。学生积极体验生活,能对社会进行思考,对文化进行关注,因而也使学生的作文也洋溢着智慧与创造。
2.社会考察形式的体验式作文。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如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汇报活动成果——说“桥”。扩展桥的内涵,激发想象设计各种含义的桥——想象设计“桥”。个人或自由组合合作办报——办“桥”报。让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探索和积极体验,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实际应用形式的设计式作文。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昨天·今天·明天——畅想校园规划”,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探究、合作小组。引导学生自主经历查阅资料、走访教师、看专题片……了解学校的历史,铺垫背景知识,激活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机。在充分调查体验、感受的基础上,畅想校园规划。此种设计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开发性,着重于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注重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畅想校园规划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
4.社会参与形式的实践性作文。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活动。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在学生找寻、感受到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后,让社员参与社会实践,更进一层体会劳动创造美。这样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生活,亲身体验,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小学生的习作选题得以进一步拓宽。
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