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语文教师慨叹:教师上课辛辛苦苦,学生听课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受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没有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没有张扬学生的个性,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揭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有了它,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才能自主地把握学习方向。因此,在学生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本单元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如《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能在课文情境中理解“开怀不已、笑声止歇、讪笑、诽谤、潇洒、优越、卑微、尴尬、羞辱”等词语的意思。(2)能抓住参议员情感态度变化的线索,了解变化的原因。(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林肯尊重、平等、宽容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的自信、潇洒、自由。这一目标的制定向学生揭示了“学什么”以及所要达到的要求。学生明确了目标,有了指向,就能自觉地去学习。
二、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生自学的驱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自学动机,就会自觉地投身于教师指导下的各种自学活动。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学动机的激发。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三分之一“吃不饱”、三分之一“拖着跑”、三分之一“吃不了”的“三分天下”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在自学时,教师要鼓励优等生除了完成既定的目标外,还可以选择新的内容学习,中等生认真完成课文要求的目标,学困生主要完成一些基础的识字、朗读等。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展示新的学习成果,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请教教师或同学。对学生的努力,哪怕只是实现一点目标,教师都要予以肯定,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激发下,在自学中,优等生如沐春风,更上一层楼;中等生如鱼得水,力争上游;学困生也能在教师的点拨和同学的帮助下有滋有味地学起来。
三、指导自学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才能开展自学活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教学一般课文的学习程序:初读——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细读——理清课文思路;精读——理解重点句段;回读——体会思想感情;反馈——独立完成课后习题。显然,这种学习程序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的,学生掌握了这个程序就可以自学其他课文。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我先出示学古诗的“三字经”:初读诗,读通顺,知诗人,解题意;细读诗,读懂诗,想画面,猜诗意;再读诗,读好诗,抓诗眼,悟诗情;熟读诗,能吟诵,牢积累,适时用。然后学生按照这个步骤展开自学活动,通常十五分钟后,一般学生便能想象出画面,走进诗中营造的意境。
四、创设自主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学中组成小组,互相帮带,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和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受关注的,使他们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身心的愉悦。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