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教学方式作为每天师生对话的一种载体,对学生的影响自然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教学方式中所透视的开阔的视野、睿智的思想,无疑将为学生打开孕育精神的书本,推开启迪智慧的窗户。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指出: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路。为了让语文课堂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状况,我们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着,力求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把握关键词引领学生品味文本内涵就是一种好方法。
一、 抓文题,明确思路,直奔文本内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使对话有深度、课堂有广度,选择对话感悟点就至关重要。文题被喻为文章的眼睛,引导孩子研读文题,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主线,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个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我在教学时紧扣“必须”一词,把它作为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切入点。具体设计如下:
1.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
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出示: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必须、感叹号)
“必须”是什么意思?(一定要、不容置疑)
5.钓到的鱼为什么“必须”要放掉?
自读课文,找出爸爸要求汤姆这样做的原因。
6.交流: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7.从这三句话中,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是一位严格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
8.汤姆在钓鱼、放鱼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再次阅读课文,画出汤姆在钓鱼、放鱼时心情变化的词语。
9.交流:
板书:惊喜——不情愿
10.汤姆有那么多的不情愿,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1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12.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这部分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初读时带着目的去读书,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读时精力集中,兴趣盎然,自然收效甚丰,从“必须”放鱼中感受到父亲的人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二次阅读,要走入汤姆的心里。学生从汤姆行动中感受到人生道路上的这一次道德选择是多么重要,若干年以后的汤姆仍铭记爸爸的话,并让它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抓住关键词,把它与新课的学习相结合,不断训练,能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法,使学生学起来轻松、事半功倍。
二、 扣诗眼,入境悟情,挖掘诗歌意蕴
古诗都是诗人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心理写照,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人或忧国思家,或抒发友情,或因壮志难酬、怀旧、励志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因此,教学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从诗的语言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对于优美的古诗,如果过于琐碎地讲解分析,定然会破坏其意境,影响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体验。而诗眼(关键词)在整首诗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紧紧抓住诗眼教学,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中深邃的意蕴。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本诗意境深远,情感复杂,所以,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小学三年级学生要感受诗中种种景物表现出来的“愁绪”,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它也成了本诗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时作如下设计:
我先让学生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再通过看图入境,再读交流,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接着围绕 “愁眠”对话文本,品悟诗情:读了诗歌你产生了怎样的情绪?诗中哪些词向你传递了凄苦、忧愁的情绪?张继在这个夜晚睡着了吗?从诗歌中的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愁眠)疏理出诗眼 “愁眠”。
“愁眠”是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愁眠”过?张继在什么地方难以愁眠?在“愁眠”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孤身漂泊在外、无法入眠的张继,你会怎样?夜半时分,诗人仅仅是因为思乡而发愁,难以入眠吗?再补充资料(安史之乱)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愁不仅是思乡之愁,还有忧国忧民之愁。
三、 品文眼,感悟文本,深入文本内涵
品味语言要选点。课堂上围绕文眼,把它作为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体悟文本、玩味语言,体会它传递给我们的丰富信息,就能迅速使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
三年级上册的《金子》这篇课文中文章主旨生发处,就是彼得最后的一句话—— “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我紧扣文眼“真金”和“金子”,围绕“质疑彼得所说的‘金子’是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展开教学。我作了如下设计:
1.课文最后一小节告诉我们彼得实现了梦想,一起读读彼得的话。
2.质疑:彼得到底是怎样找到“真金”的?彼得所说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那我们就来看看彼得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找金子的?
出示:自读2——6小节,边读边写下阅读感悟。
3.交流:彼得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找金子的?
第一次他找到金子了吗?此时的彼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
是什么让彼得留了下来?他若有所悟,悟到了什么?此时的彼得给你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智慧)
4.想象:他怎样倾注了自己的 “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
小练笔:
天刚蒙蒙亮时——
夜幕降临时——
炎炎烈日下——
寒冬腊月里——
花苗生病时——
销售鲜花时——……
5.我们看出彼得是个怎样的人?(勤劳、智慧)
6.还有什么品质让他成功?(执着、锲而不舍)书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他的坚持?(五年说明他执著)……
9.小结并板书:真金=勤劳+智慧 +执著
从重点词句切入,也就是选择了重难点的突破口,这种教学策略的调整,会给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不知不觉地发生改变。这需要我们教师心中有教材,在对文本的情感基调有了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宏观把控,智慧选择有价值的关键词,建立起以它为轴心的教学框架,从而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品出语言本身的味道和语言所承载的传情达意功能。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