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改革要求打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内容理解的统一。因为教材中编设的每篇课文的内容及反映的作者的思想倾向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每位阅读者个人的理解、审美意趣却是灵活的。课堂作为“对话”, 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有意识地去倾听学生,并指导他们在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性格习惯各不相同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其结果是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司马光砸缸》、《鲁班和橹板》、《乌鸦喝水》等几篇课文,意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育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前,每次教学完《司马光砸缸》后,许多教师总是在拓展延伸阶段提问:你还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教师都想在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鼓励他们创造和实践。问题一经抛出,学生便连比带划地谈论开来。可每次在汇报交流时,他们原先热情洋溢的小脸便会被沮丧之情所替代。原来学生们年纪小,思维较单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不是用“猴子捞月亮”的办法,就是用绳子、木棍去打捞,和司马光的“砸缸”一比较,就会发现自己的方法逊色多了。如此讨论,课堂收效甚低。
教学案例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的拓展到底怎么教,一直成为困扰我的问题。为避开以往低效的讨论,我想用练习8中的成语来称赞司马光方寸不乱、多谋善断的优秀品质,达到向司马光学习的作用就行了。
再一次教学到这个环节,有一个学生在表达向司马光学习的决心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能向别的小朋友那样,哭、喊都是没有用的,跑去找大人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向司马光那样认真地想办法。”
听到这句话,我如梦初醒:这真正造成了教育的失误。课文中写“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是为了衬托司马光的沉着机智,但并不是要彻底否认他们的表现。况且,我很清楚学生们并不能想到或超出司马光的好办法。假如在现实生活中不幸碰到类似事件发生,我们的学生岂不是一定要傻傻地想个好办法而延误最佳救人时机,酿成悲剧?
这个错误观点的“生成”,让我捕捉到一个教育的灵感:让学生懂得在危急时刻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做到关爱生命。
于是,我紧接住那位学生的话问:“在我们没有想出好办法之前,跑去找大人对不对?”
学生们开始大呼成一片:不对、不对……大概是看到我冷静的表情,渐渐地声音小了。
有学生举起手,不太自信地说:“大人来了可以帮我们想办法。”
又有学生说:“大人个子高,力气大,可以帮助他们。”
“是的”,我肯定他们的说法,“能找到大人帮助救小孩,肯定会有更多好办法。”我又接着问:“喊有没有用?”
这次只有零零落落的声音:没用、没用……
“如果附近有人,听到喊声就可以马上赶来了。”一个学生说。
还有学生补充道:“如果大家一起喊,肯定很快就会有人来帮助了。”
“是的”,我再次肯定他们的说法,“听到喊声的人们一定会赶来的,救出掉在缸里的小朋友肯定没问题。”我适时告诉学生:“当遇到生命危急时刻,我们年龄还小,可以首先想到求助,再自己想办法。因为生命是无价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抢救生命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在危急关头珍惜时间就是爱惜生命。”
看到学生们的严肃表情,我oIOg0sJgfqgP0h8E5WivJ9kwXqD1u1JKFcwDif2vQl4=知道这样的讨论符合学生的实际。
沿着上面的思路,我认为必须继续讨论:“什么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像司马光一样沉着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们沉默了片刻,几只小手举起来,一个学生说:“我在小区玩,看见一个小妹妹摔倒在地,我连忙过去把她扶起来,询问她哪儿摔疼了,还把小妹妹送回家。”
另一个学生说:“上次我发现教室里的饮水机下面有一摊水,猜想是哪儿有问题了,就先观察是不是两个水阀门的问题,没发现滴水。然后看见水桶里面在咕咚咕咚冒水泡,我想一定是水桶有问题,就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换了一桶水,果然地上的积水不再冒了。”
……
“你们真棒!”我伸出大拇指,由衷地夸奖了学生。
案例分析
本案例体现出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 教师要敢于跳出教材和思维定式的“套子”,重视源于学生即时“生成”的信息,在倾听学生的声音的同时,综合对教材的见解,灵活运用、处理教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贴近学生又高于生活的场景。在拓展过程中,教师避免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认为一定要向司马光一样独立想出救同伴的妙办法才是正确的,而是当机立断进行珍惜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使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发挥教学生成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之后,再讨论最后一问,他们就会极力地表现自己,挖掘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稚嫩的思维同样焕发呵护生命的光彩。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了,生命意识加强了,这样的教学是本真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