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
一、平等对话促生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这样的师生观念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板书时将“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故意写成了“深”,学生发现了这个错误并要求教师改正过来。这使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受到了启示。随即便有学生提出:“白云生处”是指“山的深处”,这里为什么用“生机”的“生”而不用“深浅”的“深”呢?
这一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于是教师便抛开了预设的教案,索性组织学生讨论:这里为什么用“生”而不用“深”?
学生各抒己见。赞同用“深”的学生说:“有白云缭绕的地方,山一定很高,是深山老林,该用‘深’。”有的还引用了另一句诗来说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与这里的‘白云生处’意思是一样的,都说明山很高。”赞同用“生”的学生有的说:“用‘深’太死板了,白云缭绕,白云在升腾,在飘浮,好像有生命力一样。”有的说:“‘有人家’让人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虽然是深山,但也充满生机,没有一点儿死寂的迹象。”还有的说:“作者看到深秋山林的景色那么美,霜叶比二月花更红,更艳,春天是生机勃勃,此时的秋天在作者眼里也是生机勃勃的。”“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着生机,真可谓是秋天里的春天。”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使学生敞开心扉、放飞思想地进行真诚对话。最后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交流碰撞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对话教学才出现了金石相击、火花迸射的精彩。
二、巧抓错误促生成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当学生说错时,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通过精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课文“比较”,使学生与文本正确对话,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正确建构,挖掘文本应有的内涵,在“错误”中创造出“精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有一个学生对题目要不要加“必须”这个词提出了疑问,该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浅见”置之不理,而是及时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在这一细节上做了一番文章。
生:老师,我想建议作者把“必须”这个词去掉呢。
师:(一愣)为什么呢?能说说理由吗?
生:我觉得这题目太长了,读起来有点拗口,而且有没有“必须”这个词,题目的意思好像也没有什么变化,去掉反而更显得简洁一些。
师:同学们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比较一下,加“必须”与不加“必须”的意思一样吗?
(一番阅读思考后)
生:不一样,课文里说:“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是爸爸对汤姆说的话,这里的“必须”有一定得这样做的意思,如果去掉这个词,命令的语气就弱了。
生:汤姆钓到这条大鲈鱼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用上“必须”,强调了12点之前钓到鲈鱼是非放掉不可的。
师:比较得好!晚上12点之前不允许钓鲈鱼,是钓鱼人必须遵守的“法规”,的确也可以说是原则问题。
生:还有,用上“必须”这个词,能更好地表现汤姆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
师:“斩钉截铁”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师: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读出低沉的、坚决果断、斩钉截铁的语气。(生齐读)
在该案例中,学生“个性化”见解是由于对文本内涵的模糊解读造成的,该教师以其敏锐的触角加以捕捉与点燃,勇敢地突破预设的教案,将纠错巧妙转化成了挖掘文本内涵的契机,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巧妙地把“错误”转化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搭设了一座走向文本的桥梁,使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生成了一段学生与文本的精彩对话。
三、创设意境促生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意境,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入情入境,这样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出示了课文中的插图,以此创设文本的意境。此时,师生都沉浸在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景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番引领。
师:同学们,看着这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杨柳呀杨柳,你们可以在此相拥,而两个故人却要在此时分别,你们是多么幸福呀。
生:沙鸥呀,不要再发出你那离愁别绪的叫声了。你再叫,李白和孟浩然就更伤心了!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白、孟浩然,你们不用伤心了。此时离别总有再相聚的时候。到那时,你们再把酒畅饮吧。
……
可见,在优美的文本意境中,学生的有效思维就能够得到调动,智慧才能涌现。在这惬意的氛围中,课堂教学才会有更精彩的生成。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