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让语文课堂都变得浮躁起来了,一味地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高分,忽视了学生自身情感的需要,个性与灵魂日益缺失。对此,大家呼吁: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与灵魂的课堂,语文课就应该是精神花园里的一缕清风、一阵花香,扑面而来,让人毛孔张开、通体舒畅,精神和灵魂得到洗礼。试从若干角度力求让课堂诗意起来,让学生在美的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用数据、图片来证实自己的时代。唯有数据,才能理直气壮地成为“成绩”,是实的;也唯有图片,才是真实可感的,才能算上一点美丽;而语言,似乎只是一种粉饰和点缀,是那么苍白无力,是虚的。工业化的喧嚣,让人的思想沉溺于功利与浮躁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语文课也似乎有些沉不住气了,人们或急功近利地追逐表面的繁华和热闹,或批量复制中考高考习题,一味追求考试的高分,而忽视了人们自身情感的需要,个性与灵魂日益缺失。试问,现在的学生有几个还醉心痴迷于语文课堂?一堂语文课结束有几个学生不是疲惫不堪、倦容满面?不,不应该如此!语文课就应该是精神花园里的一缕清风、一阵花香,扑面而来,让人毛孔张开、通体舒畅,精神和灵魂得到洗礼。
一、诗意的语言,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一堂课是否能够让学生有大的收获,不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刻的理解还在于对语文教学活动巧妙的设计。其中,表现语文学科美和艺术美的最主要的媒介则是语言。一位语文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规范、简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其是否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于是沙漠就有了绿洲;它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它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给人类带来文明之光。”
可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诗意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而且意义深远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调动教材内容,安排讲练环节,有起有伏,有鲜明的教学节奏,促进大脑皮层产生兴奋。
如我在教学《春》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盼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探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醉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惜春。春天是抒写不尽的诗行,让我们吟咏不尽、赏玩不已。而朱自清的《春》,则又为春天写下了新的篇章……
在教学法布尔《绿色蝈蝈》时,这样的设计思路,这样诗意的语言,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科学性)。文学界尊称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文学性),请找出文中体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地方,体会本文“科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特点;有人说法布尔是“一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请找出文章体现人文性的地方。
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借用了一首诗歌作为结束语,既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又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二、诗意的想象,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何谓想象力?康德把它界定为是一种“先验诸直观的机能”。在审美活动中,正是这种先验直观机能,“通过一个给定的表象,无意识地和悟性(作为概念机能)协和一致,并且由此唤醒愉快的情绪,那么,这对象就将被视为对于反省着的判断力是合乎目的的。”康德认为正是由于想象作用,对象的某些表象特征才无意识地契合了某些悟性概念,使人误以为对象是合目的的,从而产生愉快,导致一种审美判断。如果没有这种想象的中介作用,表象特征与悟性概念之间就永远是一种割裂状态,不可能生成人类的审美判断。或者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由此可见想象在审美中的地位。
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直接观照审美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