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2011-12-29 00:00:00杨晓丽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9期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孩子“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趣中”学习美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为前提,大胆改革美术教学方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人格,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教育。美术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坚持“以生为本”及“三创”教育理念,体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自身修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艺术魅力;多元化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们的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用艺术打开他们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能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美术教师则是沟通学生和艺术的桥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极好手段。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美术教师必须一改过去站在讲台前,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而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画画,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创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把空间留给学生去想象,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创造和表现的无穷乐趣,充分感受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张好的美术作品总能引来学生崇拜的目光,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百看不厌。它像磁铁般吸引着学生,激发他们的欣赏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绘画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作品欣赏中去。因此,我在选用范画时,就特别注意:作品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使内容深入浅出,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对学生感知美能力的培养,既要有法,又要得法,更要多法。要做到这些,根本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突出审美培养的直观性、趣味性、活动性,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美、自然美的特征。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对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素质方面的一个很好的教育渠道。因此作为教师应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要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孩子“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趣中”学习美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为前提,大胆改革美术教学方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人格,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教育。如在讲授建筑风格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学习情境,教师以导游的身份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法国的香波城堡、荷兰的妙顿城堡等几座世界著名建筑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其目的之一在于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使学生通过欣赏从视觉上初步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审美角度不同,体会到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加强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其二则是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建筑外形高大、奇特、美观。通过向学生介绍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筑不是冷冰冰的,它也和人及人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审美因素,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音乐学科具有节奏美,美术学科具有画面美,数学学科具有逻辑美……我们的老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能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成长,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德育、音乐、语文、自然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欣赏美术名作;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音乐、舞蹈的欣赏可以使画面充满韵律感。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进行诗配画、故事插图……这一堂堂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更新美术教学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学科内容中有着极其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职业中学的美术学科更要将这种内涵转化为审美活动,呼唤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带着一种对人生价值的领悟,使人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有益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
   艺术参与既要注重参与活动的过程,也要注意参与活动的结果,做到有始有终。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体现学生评价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习惯,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在参与自评或互评的过程中不仅能积累审美鉴赏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艺术批判能力,丰富学生的评价语言,培养了一种探求精神,符合美术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意识支配的评价行为,才能提高评价的效果。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共同讨论,既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小结,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自身修养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提高。在教学中要更好地根据艺术教学的艺术参与原则,采用情境融合教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起学生美感的风帆,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技能、技巧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进行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南海出版社.
   [2]美育与德育.山西人民出版社.
   [3]走进课堂:初中美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