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从注重美的心灵、理解美的意蕴、品味美的语言、领略美的形式、培养创美能力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独立于其他各育之外,又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语文课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差不多每篇作品中都含有美育因素,其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语文课去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注重美的心灵
美的心灵,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它是一个人的美好高尚的理想、品德、性格、情操、丰富深湛的学识修养等,具体显现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特别是行动上。
语文教材中荟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作,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东西,他们的思想、行动,大多是高尚的、进步的,与正义和真理联系在一起,使人崇拜,使人向往。教师如果善于挖掘这些课文中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想象,使他们与人物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能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去追求美的心灵,进一步创造美的生活,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趣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追求光明,憎恶黑暗,披肝沥胆,表现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哥白尼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布鲁诺坚持真理,面对“上刑”至死不悔,表现出一种为科学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高尔基的作品《母亲》中塑造的母亲,纯真无邪,为传播革命真理勇敢无畏、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反映的志愿军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感动。以上这些,只要教师能指导学生去感受体会,就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实现升华。
二、理解美的意蕴
美的意蕴是美的心灵的外现。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
文学欣赏是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综合性的活动,由客观的艺术美引起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感受,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共鸣。
语文课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展示的艺术美及其以艺术形式所再现的社会美、自然美,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材料,教师要生动地、形象地、创造性地把这些教材中的美传达出来,把学生带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培养他们美的情趣,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朱自清的作品《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文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的名曲。”
前面的一段文字是现实的嗅觉唤起听觉印象,后面的一段文字由光影想起名曲,起初的视觉又引来了储存在记忆中的听觉,使赏心悦目和动听悦耳相通,这样使读者心移神随,驰骋着自由的想象,去捕捉那微妙的美感,朦胧的意向,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如鲁彦的作品《听潮》中的一段文字:“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作者抓住富有诗意的轻柔的特征,写落潮时的潮音,第一句用拟人手法,下面连用了四个比喻,第一和第四个比喻是以视觉比听觉,第二和第三个是以听觉比视觉。这时潮音怎样温柔,读者是听不到的,但“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却是许多人见过并有所感受的,这就把声音视觉化,使人易于感受了。“玫瑰的晨雾”应理解为被朝阳染成玫瑰色的晨雾。“情人的蜜语”是情意绵绵的窃窍私语,把潮音芳醇,风之微和花之轻喻潮音的若有若无,似断似续,又轻又低,一个“沉吟”和四个比喻把落潮音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读者带入了如梦的意境中去。
三、品味美的语言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学作品,所以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作家为了准确鲜明地反映社会生活,在创作时,都在语言上狠下功夫,创造最美的语言。唐代大诗人贾岛就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慨叹。例如鲁彦在《听湖》中描写大海,“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入睡似的。”“大大小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睡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欲睡了。”作者紧扣一个“睡”字,写出了大海柔美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作品语言的分析,让学生去品味作者锤炼字句的苦心和功力,以及遣词造句所取得的艺术美。例如《荷塘月色》中有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极准确地写出圆月普照,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如《桂林山水》中的一段话:“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栽倒下来。”
这段文字音调优美,词采华艳,意象迭出,感情酣畅。“奇”“秀”“险”三字,其意高而重,清而亮。三个“啊”字所起的词句,多为短句,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夸张,形象逼真,生动感人,读起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整段文字,三个层次又如诗歌之复叠回环,激情昂扬,仿佛是美妙的抒情曲。当然,这毕竟是散文,至于古诗,每句字数相等,讲究平仄,注意押韵,更富于韵律之美。
四、领略美的形式
成功的文学作品不仅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精练的语言中,也表现在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上。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形式之美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本所选作品,体裁广泛,诗、词、曲、赋、散文、小说,还有童话、寓言、传说、民事故事、科学小品,这些不同的文学体裁,样式各有其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因素。其次,所读课文,结构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一律的模式。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主线分明,散拢结合。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构建文章的线索。《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思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内容涉及许多方面,但却有条不紊。《晋祠》一文,从全文看,首段总述晋祠特点,“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主体部分则分别介绍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最后以“一颗璀璨的明珠”总评晋祠,照应开头。从主体看,写自然风景的四段,先用“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段总领,接下去三段分别写“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水”。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层次井然,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培养创美能力
课堂教学在陶冶心灵、传授知识以获得审美能力的前提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美的语言、形式、技巧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执著向往等美好感情。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善知美,而且能够创善创美。
对学生创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美的观察能力,就要使他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面对的旭日东升、杨柳晓风、落日霞光,以及无限的沙漠、澎湃的大海、巍峨的高山……那是一种自然美。
我们看见的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秉公执法……那是一种社会美。例如在鲁迅的《社戏》中刻画的“月下归航”一段,双喜“先跳下去”征求阿发的意见,在阿发家地里各摘一大捧,阿发的“偷我们家的罢”充分体现了阿发是一个纯朴憨厚的人物。
杨丽萍的舞蹈、阿炳的《二泉映月》、雨花台的雕塑……令我们陶醉,那是一种艺术美。
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美的构思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崇高的理想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想象力的重要动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自己正确的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使教材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动的鲜明的形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美的表达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注意文字、技巧、形式、风格,教师既可以通过课文讲解,又可以通过作文评点,在比较中让学生分辨优劣高下,学到表达美的本领。
课堂教学涉及内容广泛,但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引入美的宫殿,让他们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使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博里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