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学生中开展合唱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丰富情感,使他们在合唱艺术的熏陶下,接受美的教育,有助于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用歌声唤出青少年的自豪感、责任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合唱;美化;协调
音乐是表现人们情感的艺术,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音准、节奏都要求协调统一的艺术。我国的合唱艺术事业是在传统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合唱形式可以表达时代的强音和人民的心声。随着时代的变迁,合唱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对合唱团体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感受到,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启发人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合唱艺术熏陶下,接受美的教育。更有助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合唱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演唱
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松开喉咙,利用哼鸣,轻声歌唱。而不是一味靠伸长脖子喊唱。用科学的方法,统一、优美的音色正确演唱,这是合唱教学的先决条件。
2.注重精神面貌的训练和演唱内容的情绪表达
无论学生平时的着装和形象如何,合唱时,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整齐统一的着装。作品内容的表达,需要所有演唱者相互协调,不能因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低落心情,而将喜悦表达成忧郁或悲伤。
3.力求均衡,去除突出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求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合唱中的不协调,主观上是由于人生理上的差别,年龄、性别不同,声带结构和共鸣不一样造成的。在唱相同音高时会有人感到不适应,而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由于声音的不稳定,在开始接触合唱时,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的现象。客观地讲,学生表演欲望强,争强好胜,因此易出现相互之间比音量、比音高、赶节奏以及相互之间埋怨等不协调现象。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纪律教育,让学生明确在合唱时,只要一个人用不同发声位置和方法歌唱,就会“突出”。因此,合唱时每位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听从指挥的号令,不能有任何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
4.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在平时训练中所选用的练声曲或歌曲都必须顾及每一个队员的能力,在选曲中切忌好高骛远。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年龄结构也不尽相同。所选曲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获得较好的训练成果。
合唱是一项集体活动,它不仅要求每个合唱队员必须有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团体精神,百且对音乐老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方面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合理制定统一的排练要求,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灌云县光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