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使人获得精神的滋养、文化的浸润和语言能力的生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教材(文本、与作者)的对话。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所有孩子的全面成长,已成为新世纪对教育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努力为这些孩子的全面发展服务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和阅读行为(阅读教学活动)都必须是愉悦的!
一、“以情导入”,激荡学生进入“悦读”的热望
要让学生进入“悦读”的境界,就要进行平等、友好的对话,就要有适合这样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角色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出师生都喜闻乐见的话题,努力构建师生对话的平台。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教师需以童心去阅读、去感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或精心设计导语,诱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或以设激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究——与作者对话;或以童眼看世界,以童心(这一起点)读(体味)课文,领悟出阅读教学中师生交互活动的亲和力,尤其珍视自我阅读的“第一感”,将心(师)比心(生),以情(师)唤情(生),找出阅读教学对话的话题。这样,学生有了阅读的热望,就为师生对话奠定了最直接的切入点,如导读《草原》,对《草原》中那“蓝天白云、小丘碧草、骏马大牛,一碧千里”草原的美。如果我们不能感悟、不能体会,情感不能随文而动,又怎能指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祖国山河的优美呢?我们如果能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将草原之美“物化”成“多媒体课件”,为课堂对话提供具体可感的平台的话,课堂阅读教学时,师生就能进行平等、友好的对话,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学生的情感随文而动,就会愉快地去感悟、去体会草原之美、祖国山河之美!
二、“情随境移”,伴着学生体验“悦读”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特别细心地关注孩子的发展来创设教学情境,落实教学目标,进行听、说、读、写、口语交际等训练。有时,在熟读课文,知晓课文主要内容后,有意安排读写与口语交际的综合训练。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我与学生商量,师生自选角色(有时也有意安排某一孩子担任某一角色),进行人物对话;教学《田忌赛马》时,我组织学生召开答辩会,评点文中人物,热情鼓励这些孩子所述的意见;教学《迷人的张家界》时,我有意启发并指导这些孩子将文中的美景以导游词的形式向大家进行宣讲(让这些孩子享受尊重与成功的感觉)……总之,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的训练,在不拘一格的形式里,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在心情舒畅的心境之中得到落实。
三、“缘文会友”,实践“悦读”的交流与升华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接受型的同构解读,而应是批判性的异构解读(张庆《小学语文教师》2001年第11期)。“为迁移而教”,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迁移能力,教会他们将习得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广泛地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倡导学生实践批判性的异构解读,应积极地鼓动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因为“想象是人生的血肉,若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贝鲁泰斯语)”。
表演为阅读教学创设了很好的情境。让学生自编自演,自演自说,这样才能说出真情实感。当然,可表演的题材很多,例如教学《新型玻璃》(人教版)时,我让这些孩子自选某一“玻璃”(角色),在弄懂这一玻璃特点的基础上,举行“招商会”,以我是某某“玻璃”、我有某某特别的性能来介绍玻璃特点;教学《学会做客》、《学会道歉》、《说话要注意姿势》(苏教版)等,这些都是可以自演自说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课文内容,尤其一些童话故事,也是一些很好的表演和说话题材,例如:《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等。这些题材,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续集表演和说话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说话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儿童的情感就像‘小河水’,要它漾起波纹,荡起浪花,就需要外力的作用。”(李吉林语)我们的教学实践必须落实“情感”,将文中之情、课中之情尽可能地,如蜻蜓点水、似微风轻拂的交流、对话……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阅读时,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伴着孩子去远航”的心境,在课堂上引导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情调”,创设出师生心灵交流的和谐的境界,积极落实课程标准,努力地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服务——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智慧的波澜。在教学《郑和远航》时,倡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宝船),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友好交往与国家的强盛),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讲述:出航的场景、海上的历险,表演:友好交往的场面),获得自我满足(品尝:战胜凶险的喜悦、胜利返航的快乐……)。学生虽身处有限的空间(课堂),心灵却在高远地飞翔——激情泛起的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不断喷涌。教学目标不仅能愉快地完成,儿童的身心也能健康、愉悦地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