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下

2011-12-29 00:00:00祁存陈雁羽柳运宏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9期


   有时我静静地看着自己眼前的孩子,常常有一个困惑,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做父母的良苦用心呢?不说别的,如果能事事听我的话,按照我给划出的轨迹,与现状相比,不一定会成龙成凤,但肯定会更好。孩子自身接受一个“真理”(起码不会是谬误吧?),就那么困难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没少跟孩子们发飙。
   在与同龄人的交谈中,对方也常提起这个问题,他们也感到说不清楚,感觉就是父母的话孩子很难听得进去。难道是父母的这种想法不正确吗?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对父母要害自己的孩子的,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可问题是,怎么效果就这么差劲啊?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很有感触。
   一个父亲在孩子做错了事之后,打了孩子一巴掌,自己呆了半天,然后懊悔地蹲下了身子,把孩子紧紧地抱在了怀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孩子在挨打的时候没有哭,在他一抱的瞬间,眼泪却流下来了。事后,孩子对他的母亲说,平常仰着头看爸爸,好吓人。看到蹲着的爸爸,像是伙伴。
   我看到这,含着眼泪笑了。我也打过孩子,此时,我好像能揣摩到孩子的一点心理了。
   其实,是我们错了,且错得很自欺欺人。
   孩子,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大人或者是成年人)就是父母(就是成年人),这是两个世界。我们对孩子的种种不理解,就像孩子对父母的种种不理解,是一样的!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看的问题是水平的。如果那也叫高度的话,那也是自己的高度,绝不是孩子的高度。
   回头看看自己,自己是孩子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现在知道了这不对,那不妥。你在孩子的时候你可能还不如你的孩子呐!
   那就让孩子走自己的旧辙?那也不确切。
   方法,我感觉还是方法。像那位优秀的父亲那样,弯下腰,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视角,去探讨、引导、协商,告诉他(她)道理,教会他(她)方法,少走我们的弯路。暂且不说成功与否,效果肯定会好。
   (作者单位 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热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