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聚焦】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且被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
历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查内容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等。然而综观今年的各地中考题,其考查的轨迹还是微有变化的: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微小的语段,让考生阅读,从中把握名著涉及的作者、内容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有的试题对作品的理解把握、对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等也进行考查,考查方向由知识点向能力点迁移,注重情感体验,引导考生自觉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就要求我们阅读名著时不光要泛读,还要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考题例析】
1.(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名著阅读: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的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乙]“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语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丙]“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1)[甲]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乙]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
(2)[丙]中的“我”指_______,他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
解析:本命题巧妙地将不同国别的书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考查考生对初中阶段所掌握的名著阅读情况,尤其是对书信这个特殊文体的考查。考查内容主要是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以及人物影响等。做好这类试题,需要仔细地阅读分析,抓住关键字眼去体味。[甲]段中我们要抓住“菲利普”这个人物,这样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乙]段中我们抓住“谀词语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看到这儿我们就会想到的是《傅雷家书》的语段;[丙]段中我们抓住“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这句话,就立即想到的是音乐家贝多芬。了解到这些信息,对解析下面的题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1)我的叔叔于勒傅雷家书(2)贝多芬 罗曼·罗兰
【方法指津】
1.了解作者背景。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的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其作品内容作深入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考生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姓名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2.理清故事情节。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由于不少名著c0f0c3567fd5e180a90ca95d376cb367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我们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考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性格。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我们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李逵“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王熙凤性格泼辣的特点。
4.积累名言警句。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了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我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我们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5.写读后感巩固。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意: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能加深对原作的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考生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6.多进行读书交流。定期(半个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考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同时,要倡导一种新理念:师生同读,父母子女同读。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所获得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让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交流读书感受,益处多多: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能促进考生心灵和人格的正常培养;能提高考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
【能力提升】
1.(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名著阅读。
(1)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2)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招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3)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1)作品:____________;“他”叫________
(2)作品:____________;“他”叫________
(3)作品:____________;“他”叫________
2.(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选自高尔基《童年》)
(1)这里的“她”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年四川省眉山市)名著阅读。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1)填写表格。
(2)[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对联的下联。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
下联: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