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训练】
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你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脱离话题范围;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名家范文】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神态描写。母亲“悄悄躲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偷偷”一词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而“悄悄地进来”,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她怕自己让儿子痛苦,对儿子抱以理解,为儿子伤心。“眼边红红”表现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母亲无私地关爱、呵护儿子。)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花代表美好的事物,母亲希望“我”看花是为了转移“我”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我”找到生活的勇气,突出了母爱的细腻与伟大)可自从我双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从侧面突出了“我”在母亲心中的地位,也暗写了母亲身体的不适。)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动作和语言描写,照应开头的“暴怒无常”。)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起,好好活,好好活……”(动作描写,“扑”“抓”表现了母亲要“扑”灭儿子想死的心,想“抓”住儿子活下去的欲望。“忍”含义深刻——母亲除了忍住对儿子的抱怨,还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痛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拉”地飘落。(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我”的生命也如这树叶一般凋零。)
母亲进来了,挡住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挡”这一动作是母亲有意的,她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甚至产生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腿脚瘫痪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就连说话都那么小心,怕“我”伤心,说明她在“我”面前特别小心。)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有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苦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花开得正烂漫。(作者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对秋天特有的情思)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在一块儿,要好好活……(照应上文,表现了“我”的心理已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
【技法分析】
1.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景物描写如“窗外的树叶‘刷拉拉’地飘落”,以动衬静,萧瑟的景象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又如“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花开得正烂漫”,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2.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躲出去”“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
3.以“看花”为线索,托物寓意。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我”看花是为了转移“我”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我”找到生活的勇气,突出了母爱的细腻与伟大。
4.标题含意深刻。秋天的怀念并不是说故事发生在秋天,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
【作文升格】
升格之前:
父爱的方程式
□周根琴
每个人对父爱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父爱就像一道方程式,需要正确的解法。
父亲是一位农民,因为贫穷没有钱上学,从十几岁开始就下地干活。(对于家中的境况有必要作一定的介绍,这样可以突出父亲持家的难处,也可以为下文作铺垫,还可进一步突出那辆自行车的珍贵)所以他常对我说:“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才有出息,否则就像鼠洞里的老鼠屎,永远都是臭的。”
每次父亲这样说时,我都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停地点头。可我并不认同父亲的说法,那是因为我觉得像父亲这样只知道板着脸,一不开心就拿家里的东西出气的人,是不会疼爱自己孩子的。
那年农忙时节,我在学校读书,看到别人骑自行车来校,很迅速,很方便,我非常羡慕。一天趁学校午休时,我顶着炎炎烈日回到家里,对父亲说:“爸,我……我想买辆自行车。”父亲的脸立刻由晴转阴,他破口大骂道:“你说什么?不好好学习,买那干吗?没钱!有本事你自己买。”我于是哭着走到妈妈面前,轻声地说:“我只不过想以后上学或到亲戚、同学家方便一些,骑车还可以省些车费呢!再说上次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时,我因没有自行车,就只好待在家里了。”这时父亲要干活去了,临走时还说:“孩子她妈,别管她,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完父亲就不见了。我哭得更伤心了。(回家后“我”提出请求遭到拒绝,此时细腻的心理描写很有必要。文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以收到感染读者的效果。否则平铺直叙容易让读者感到枯燥。)
出乎意料的是,周末我回家时却看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我又惊又喜,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说:“这是你爸给你买的。为了它,他给别人家做短工去了,自己家的活都落下了。”(得到自行车后,加入一些心理描写,能更好地体现先抑后扬的写法。)
后来看到父亲起早贪黑地干着自家田里的活,我才似乎明白了。
其实世界上的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将来生活得幸福,就如同方程式,无论有多种解法,但左边始终都等于右边。父亲始终为了这个家爱着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父爱的方程式。解法很多,但只要正确,你会发现,父亲是多么伟大!
升格之后:
父爱的方程式
每个人对父爱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父爱就像一道方程式,需要正确的解法。
我的父亲是一位淳朴的农民,因为贫穷没能上学,从十几岁开始就下地干活了。父亲成年后娶妻生子,不幸的是母亲自生下我后,体质就很差了,我们家里里外外全靠父亲操持,日子过得很拮据。父亲时常对我说:“根琴,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才有出息,否则就像鼠洞里的老鼠屎,永远都是臭的。”每次父亲这样说时,我都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停地点头。可我并不认同父亲的说法,因为我觉得像父亲这样只知道板着脸,一不开心就拿家里的东西出气的人,是不会疼爱自己孩子的。
那年农忙时节,我在学校读书,看到同学们骑自行车来校,很迅速,很方便,我羡慕极了。一天,趁学校午休时,我顶着炎炎烈日偷偷地跑回家里,对父亲说:“爸,我……我想买辆自行车。”父亲的脸立刻由晴转阴。他破口大骂道:“你说什么?不好好学习,买那干吗?没钱!有本事你自己买。”后来,我哭着走到妈妈面前,轻声地说:“我只不过想以后上学或到亲戚家方便一些,骑车还可以省些车费呢!再说上次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时,我因没有自行车,就只好待在家里了。”这时父亲要干活去了,临走还说:“孩子她妈,别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完就不见了。我哭得更伤心了。父亲的话像一把把锐剑刺伤着我的心。我不得不认为父亲是没有爱心的人。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心灰意冷地走回学校。
出乎意料的是,周末我回家后看到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我又惊又喜,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说:“这是爸爸给你买的。为了它,爸爸给别人家做了一个星期的短工,自家的活都落下了。”后来看到父母起早贪黑地干着自家田里的活,我明白了一切。
每当我骑在自行车上,像鸽子一样展翅飞翔时,我眼前时常浮现出一幅画面:在炎炎烈日下,在空旷的田野上,父亲正弯腰帮别人收割插秧……
其实,天下的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将来生活得幸福,就如同方程式,无论有多种解法,但左边始终都等于右边。父亲始终为了这个家爱着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父爱的方程式。解法很多,但只要正确,你会发现,父亲其实有多么伟大!
升格小结:
写记叙文,我们一定要通过叙事和描写来表现人物,才能做到以情动人。升格文以“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到位,可见作者真正掌握了例文中的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先前“我”眼里总觉得父亲是“只知道板着脸,一不开心就拿家里的东西出气”“是不会疼爱自己孩子的”,买自行车的要求遭拒后,似乎更进一步证实了“我”的看法,后来父亲靠替别人家打零工为“我”买来了一辆自行车,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父亲的看法。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增添了文章的波澜。文中的借景抒情,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开头部分的描写——“我”顶着“炎炎烈日”回家,为的是要让父母为自己买自行车,从侧面写出了“我”对自行车的渴望之强烈。从家里回校时的景物描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环境,也表现了现实的残酷,同时烘托出“我”失落无助的心情。结尾的描写再一次突现了父亲的伟大。
第2期参考答案
《词语及词语的感情色彩》
模拟演练:
1.D 2.D 3.D 4.C 5.D 6.D 7.①A ②C ③B 8.B 9.A 10.A
《记叙文阅读之记事篇》
强化训练:
1.他想:又是写作业,又是背英语课文,看来又不能吹萨克斯了。2.作者意在说明孩子从小背负繁重的学业负担,根本没有快乐的童年。3.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画龙点睛。作者呼吁我们要给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更多的关爱,这种关爱不只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要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并能快乐、自由、健康地成长。4.儿子周一、周二、周三晚上写作业,不能吹萨克斯 儿子周四晚上写完作业又背英语而不能吹萨克斯 突出儿子一次次想吹萨克斯而希望一次次破灭的痛苦感受,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5.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的脆弱和幼小,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呼吁人们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快乐健康地成长,概括性强,蕴藉深刻,耐人寻味。6.A.√ B.√ C.× D.√ 7.(1)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快乐自由地发展已迫在眉睫;(3)实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4)党和政府关心下一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