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课”

2011-12-29 00:00:00厦甜甜
家庭百事通 2011年2期


  此“淘课”非彼“逃课”也,还在羡慕哈佛、耶鲁大学里的那些天才学生吗?只要轻点鼠标,世界级名校将不再是梦想。如今,“网络淘课”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被白领们广泛追捧,其风靡程度丝毫不亚于对美剧的痴迷——
  
  如今痴迷“淘课”去
  ◎ 郑代林 ( 32岁,律师助理)
  
  大郑如今已成为“淘课族”的一员。
  一天,他在网络上闲逛的时候,打开了一个点击率高达22万的热门视频,那是当下大热的耶鲁大学哲学课《死亡》。这是大郑第一次接触美国名校的公开课。
  牛仔裤、衬衫、帆布鞋,耶鲁教授谢利•卡根盘腿坐在桌子上侃侃而谈,轻松的氛围,深入浅出的演讲,使大郑一下子成了这个白胡子老头的“粉丝”。现在,他已经看了耶鲁大学的《博弈论》和《天体物理》,接下来准备看哈佛大学的《公平》。
  出来工作后,接触的东西多了,大郑总是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但说到去学校学习深造,他也挪不出这个时间。有了网络课堂,六七十分钟一节的课程,被切割成一个个短小段落,装入手机或是笔记本电脑,利用公车或是地铁上的颠簸时光,随看随学。课堂上精辟的分析与概念演绎,不时会出现在大郑的计划书和每周报告中。
  大郑还在豆瓣网上找到了自己的组织,他们相互之间建立学习小组,不仅分享“淘课”的经验,“淘”到的好课,同时也交流听课的心得,或成立某一专业领域的交流群,探讨新知识在工作中的运用。
  短短半年的“淘课”生活,大郑不论是谈吐还是办事能力,都焕然一新!
  
   “宅”在家里学习才时尚
  ◎ 蔡清( 34岁,会计 )
  
  一开始接触这些世界名校公开课,蔡清纯粹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
  蔡清在一家外企上班,虽然职务是会计,不太需要用到外语,但一旦遇到老外老板前来视察,身为陪同人员的她,完全变成了“哑巴”。
  后来,老公教她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名校的公开课。她对地理、世界历史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因此这些名师课程让她看得津津有味。一开始,她看的是由“字幕组”加工后有中文字幕的视频。除了汲取相关专业的知识之外,她还能边听课边学外语,从课堂上能听到不少当地的俚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回放。跟着教授的口型学发音,比跟着那些枯燥、过时的外语教材学习来得有趣多了。
  现在,但凡到了周末、节假日的时候,蔡清总喜欢安排一个独立的时间“宅”在家里。是“宅”着当主妇吗?不是,是“宅”在家里看公开课学外语。如今的蔡清,不仅外语能力飞跃,对很多新鲜事物的看法也前卫了很多。大家都说,她变成时尚妈咪了。当然,这些都是“淘课”的意外收获哦!
  
  听顶级大学的“音乐”课
  ◎ 黎珊 ( 29岁,白领 )
  
  当黎珊看到有《聆听音乐》这门课程时,她简直乐坏了。
  最近,黎珊喜欢上电驴下载一些名校课程,原本都是下载一些历史、政治、时事之类的名家课程,可是她赫然发现,原来还有一些更为轻松活泼的公开课,比如自己喜欢的音乐也有不错的名师视频。
  学生时代,黎珊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她学了5年的钢琴。可是,到了中学时代,让她非常期待的音乐课就渐渐被缩减,音乐老师也是兼职的,课程总是被语文、数学等课挪用。原本还热爱钢琴的她,很快就被大量的功课挤压了学琴时间,后来只好放弃了。
  工作以后的漂泊与繁忙,让她一度忘了自己这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如今,能够静心聆听名师精辟地讲解音乐,那些缺失的记忆一下子又回来了。
  现在,她每周下载两集《聆听音乐》,挑一个不忙的时候,打开视频,流畅的乐曲和富有深度的解析讲解, 让她兴奋不已。那种重返课堂的充实感,让黎珊幸福感备至!
  
  “淘课”地图
  1. 入门级:网易、新浪、优酷、土豆等网站都提供了集合版公开课视频,还带字幕。
  2. 资深级:通过电驴或者BT、迅雷等软件都可搜索到最新的相关课程。
  3. 骨灰级:英文没问题的,可以直接登陆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名校网站,进入相应界面进行下载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