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个很简单、很朴实的过程,所以需要平视。平视了,一切便不得而知。
——周韵
在沉寂了2年多后,2010年岁末的周韵再次掀起了大小银幕的旋风:电视上,她的《金婚2》如火如荼;电影上,《让子弹飞》抢占了贺岁档的先机。更夺人眼球的是,在两部力作中,她的身边一直都站着丈夫姜文。一向“刺头”的姜文,对她的那份呵护与爱惜藏也藏不住。出道至今,她作品不多却接连收获了爱情、家庭以及事业,很多人都归之为她“姜太太”的头衔,可她却淡然一笑,一言带过:“我不介意被这样说,因为‘姜太太’是事实,但我觉得,生活远远不止这些,我一直很认真、很真实地生活着,所以我很幸运地拥有了这一切。”
活得很“轴”的人
总有出其不意
周韵原名周斯拉,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一个普通之家。父母经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所以,周韵自小就被送到外婆身边,跟随着外婆长大。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年幼的周韵乖巧而内向,即便在熟人面前也是问一句便答一句,有时甚至只是腼腆地一笑,便算是回答。过分的内向让她在同龄人当中极不起眼,老师总以“省心”二字对她一笔带过,就连外婆和父母也遗憾地摇头:“这孩子,实在是太闷了,将来没啥出息。好在是个女孩,平平淡淡养大了,嫁个人,也就算完美了。”
可是,虽然表面内向,周韵骨子里却非常执拗。温州的长辈们很重注女孩的外表美,可周韵长了一副厚嘴唇,外婆见了,叹息地调笑她:“你长这么副厚嘴唇,将来可怎么办?”外婆只是随口一说,其实并没当回事,可周韵却听进了心,为了让厚嘴唇变薄,她天天咬自己的嘴唇,结果半年后竟将嘴唇咬出了瘤子!外婆发现后,又好气又好笑:“你这个丫头,真是‘轴’得很!”更“轴”的事还在后面。
因为性格内向,周韵一直被打上了“将来没出息”的标签,这让周韵一直耿耿于怀,总在伺机寻找证明自己的机会。她17岁那年,温州市举行选美比赛,周韵得知后便背着父母、老师偷偷报了名。结果,铆足了劲证明自己的她超常发挥,一举拿下了冠军!当她拿着奖杯戴着绶带出现在电视上时,邻居们睁大了眼,拽着她的父母看:“这不是你家女儿么?!”父母扫了一眼,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中专毕业后,周韵进入一家进出口公司做财务,过起了简单平淡的会计生活。2年后,她偶然一次和朋友一起去北京旅游,立刻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回到温州后,她郑重地对父母说:“我要去考中央戏剧学院!”父母听了,互相对视了一会,又伸手摸摸她的头:“丫头,你没事吧?”虽然父母不相信,也认准她穷折腾不出个什么名堂,可周韵再次拿出了参加选美比赛的果敢:“我一定会考上的!”
下定决心后,周韵辞了职,一心一意备考。半年的背水一战后,周韵还真如愿进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拿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她扬起头,嘴角上扬地冲母亲扮了个鬼脸:“看,我成了!”
认定的事,拼尽全力也要做到;不想做的事,扭头就走,九头牛也拉不回。周韵用这样一股执拗劲证明了自己,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她又把这种执拗实践到演艺事业中。
2000年,周韵毕业了,正式进入演艺圈。因为外形清新、气质独特,她接到了和梁朝伟合作拍摄广告的机会。高起点很快造就了她的名气,不久,周韵顺利与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泽东电影公司签下3部电影主演权。不过,再怎么火她也还只是个新人,所以,飞来的片约中不少有激情戏份。可是,从考入大学的那一天起,周韵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不接激情戏。执拗的结果是:她最终推掉了所有有激情戏的片约。得知这样一个结果,王家卫又意外又遗憾,他努力劝说周韵适度妥协:“在演艺圈,完全排斥激情戏几乎不可能,你若一直固执,将会失去很多极好的发展机会。再则,你所谓的激情戏,并没有真正到不能接受的地步。”王家卫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周韵却依旧固执地点头:“不,我不接。那是我的底线。”
固执果真让她失去了众多成名的机会,可她不在乎。更让大家惊讶的是,不愿出演激情戏的她拒绝了大牌导演,一转身却接了一个没一句台词的配角。2001年,周韵接演《天地英雄》,扮演小和尚“觉慧”。这是个十足的配角,外加还要剃光多年长发,这让朋友们为她很不值,大家纷纷劝说她放弃:“同样要牺牲形象,那为什么不选一个牺牲后回报高的呢?”可周韵只是笑:“不,我骨子里是个传统而保守的人,绝不会做我不愿意的事情。更何况,我只是个普通的人,只想过普通人的日子,所以就这样吧。”
就这样,周韵剃了个闪亮的光头,成为一名“小和尚”。虽然外人惋惜不已,她却心平气静,怡然自得。也许正因为这份演艺圈少有淡定从容,让她随后在一个人的心里骤然一亮。这个人,便是姜文。
真实的人总会收获幸福
《天地英雄》剧组集合了众多明星,其中便有赵薇和姜文。周韵进组后,率性爽直的她很快便和赵薇成了好友。一天,她正和赵薇坐在一起聊天,远远地走来一个人。赵薇见了,拉拉她,又冲来人笑着嚷嚷:“姜大哥,介绍个朋友让你认识,这是周韵,还是你师妹呢。”来人正是姜文,两人点点头,寒暄了几句,算是认识了。
周韵真正让姜文心中一动的,是之后的一曲箫声。剧组取景新疆,沙漠里风沙大,环境差,参演的人无不怨言四起,只有周韵安安心心地呆着,该上戏时上戏,没戏时闲淡地发呆。那时姜文的心境不好,因为法国妻子带着女儿姜一郎去了巴黎大学,姜文面临着要么选择远赴异国他乡,要么孤身分居国内。所以,姜文时常发狂地抽烟。这天,疯狂思念女儿的姜文点着烟,漫无目的地在沙漠上晃荡。傍晚的沙漠,风沙很大,人烟很少,走着走着,却陡然听到了一曲动听的箫声,循声望去,只见晚霞里坐着一个人,青色的头皮上飘飘忽忽地落着一层细细的沙粒,一支萧随着她的指尖轻轻流淌出一个个音符……姜文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了,他停住脚,怔怔地呆在那里……
周韵的淡然吸引了姜文,而姜文一直的“不入大流”也让周韵另眼相看。一来二去,两人熟了。这天,周韵认真地问姜文:“总有人说你‘刺头’,对记者不喜欢的提问能把人骂到哭,这是真的吗?我怎么就没觉得你难‘搞’呢?”姜文听了,哈哈一笑:“小姑娘,看来你一直在‘平视’我啊。我的确不喜欢谈论表演之外的话题,别人一提我就来气,但改不了,也许将来老了,会收敛些。”一句“平视”让两人对视一眼后,同时笑了……
这之后,两人的联系更多了,但关系突破点却在2002年。这年,周韵接演了电视剧《走过幸福》,为了演得更出色,周韵时常到姜文的工作室研习角色。这天,她到了工作室后,却意外撞见了因思念女儿而醉酒的姜文。醉眼蒙眬的姜文恍然间将周韵当成了女儿,一把将她抱住,伏在她肩头痛哭失声:“一郎,爸爸好想你,好想你啊。”周韵不知所措,最后好言安抚,才让姜文平静下来。事后,姜文对周韵敞开心扉,谈起了他和法国妻子的家事。姜文红红的眼圈和纠结的叙述瞬间打动了周韵,她静静地听着,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没想到他豪爽的背后,也有孤独和寂寞。”
从那一刻起,周韵便下定决心和年长15岁的姜文在一起。2005年底,姜文与前妻协议离婚,和周韵走到一起。不过,因为姜文一向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私生活,所以周韵“姜太太”的身份一直没被公布。当两人被拍到一起出行、有孩子时,“第三者”的传言甚嚣尘上,朋友们见了,纷纷劝周韵公布结婚证,可她淡淡一笑,摇头:“日子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舒服就好,别人爱怎样就怎样吧。”
结婚后,周韵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小家庭上,关心姜文的饮食起居,照顾两个先后出生的儿子,平淡得像家庭主妇一样。居家生活久了,朋友们难免会担心她的婚姻,甚至她的父母也忧心颇多。一次,周韵的母亲整理衣物时在姜文的外套里发现了一张漂亮女子的照片,母亲急急地拿给周韵看。周韵轻轻扫了一眼,淡淡地吐出一口气:“他是导演,口袋里有美女照片很正常。我不会在意这些事,也不会翻他的手机、口袋,一则,我是那种知道其一便要知道其二的人;二则,我相信他有他的魅力,我有我的好。生活是一杆平衡的秤,如果真的失重,强扭的瓜也不会甜。”
周韵的真实让姜文对她宠爱甚多,甚至还为她改变了自己多年的“刺头”风格。2009年,周韵出演《金婚2》,姜文极力支持之余还接下了一个配角,为太太站台。2010年10月,在播出前的宣传会上,姜文不仅没有为难在场的记者,还大大方方地开起了玩笑:“角色是她自己抢的,我也是她拉进去的,她真是个极好的副导演人选。”
“生活就是碰撞,碰好了,往下走;碰不好,可能就拜拜了。但你不能伪装自己。伪装1年可以,但伪装10年你试试看?会得抑郁症的。所以,我坦然地面对我的生活,虽然也期待‘金婚’,但它真的还太遥远了。”这是周韵对生活的看法。
变身严母,简单生活快乐爱
周韵的第一个儿子姜马虎出生时,她和姜文正在拍《太阳照常升起》。片中有一场情景需要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放在铁轨上。为了这个小演员,姜文动过不少脑子,可当坐完月子的周韵得知后,马上做了一个决定:“不用找了,让咱儿子上吧。”姜文一听,急了:“儿子才两个多月,此时又天寒地冻,要是有个闪失,那可怎么办?不行,我下不了这个狠手。”周韵听了,重重地挥了挥手:“自己的儿子舍不得,别人的儿子就舍得了?用别人的儿子我不忍心,再说,就当是对他的一个小小的锻炼吧,男孩子嘛,自小就应该往皮实里整。”在周韵的坚持下,最终姜马虎成了“扮演者”。
生了儿子后,周韵将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可在外打拼的姜文和儿子相处时间就少多了。所以,只要在家,儿子的要求姜文是有求必应绝不含糊,只恨不能替儿子包办所有的事。但只要周韵发现了,必然会对父子当头“棒吓”。周韵平常代步的坐驾是一辆吉普车,底盘比较高。所以,每次出行,姜文都会抱着儿子上车,绝不让儿子动一手一脚。但周韵则正好相反,姜马虎3岁后,她就绝不再动手帮忙,而且也会阻挡姜文的心疼举动。一次,一家人难得外出吃饭,临上车前,姜文知道周韵肯定会出“杀手锏”,便早早地牵着儿子提前出门。可周韵风风火火地收拾完毕后,追赶上了父子俩。最终,在妈妈严厉的目光下,姜马虎很识趣地松开爸爸的手,自己艰难地爬上了车。看着儿子使出吃奶劲的样子,姜文几次想伸手相助,都被周韵紧紧地拽住了衣袖:“教育儿子上你得听我的,不然小心我跟你没完。”
周韵对姜马虎很严厉,可只要一提到继女姜一郎,她的心就软了。由于姜一郎4岁起便经历了父母的分居、离异,又常年跟随妈妈生活在法国,一直缺少父爱。所以,周韵非常心疼这个混血的继女,只要外出旅游,总会选一些漂亮的衣服和礼物送给姜一郎。2007年9月,她陪同姜文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电影节一结束,她便买了很多姜一郎喜欢的礼物,不停地催姜文去看女儿:“一郎很不容易,我们都要好好对她,对她倾注更多的爱。”等到忙完一切,她这才想起没有给1周岁生日的小儿子买礼物。
因为周韵的疼惜,姜一郎对周韵这个继母十分喜欢,相处得非常融洽。2009年8月,一直未回中国的姜一郎却突然提出回中国过暑假。姜文得知,又惊又喜:“一郎,是想爸爸了吧?”可姜一郎的回答却让姜文又妒又“恨”:“我更想看到周韵阿姨,还有她生的小宝宝。”
周韵对儿子严厉,对继女温柔,可不管怎么区别对待,在有一点上她是一致的:身体力行,为孩子们做好榜样。周韵生活很朴实,外出时穿一身T恤牛仔就出了门,不戴黑色太阳镜,也不化妆,简简单单,平平常常,总是这样一副普通的样子。甚至牛仔裤破了,她也会拿去修补修补再穿。所以,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儿子都懂得环保。周韵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小小年纪的他在妈妈的影响下早早地学会了“低碳生活”。他不仅懂得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还知道将电池放在专门的盒子里,装满了之后就送到物业专门的废旧电池搜集箱。
2010年,从带孩子的忙碌中暂时解脱出来的周韵参演了姜文的贺岁片《让子弹飞》。该影片上映前,因为姜文忙于后期制作,她独自赴香港出席宣传会。一上台,一些记者将目光对准了她的两个儿子:“你的大儿子在两个月时便过了银屏瘾,未来会不会让他们进入娱乐圈?”周韵笑笑,轻轻地摇摇头:“没有想法,长大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我无法为他们规划,也不会为他们规划,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有戏的时候拍戏,没戏的时候我就给两个孩子做饭,接送大的上学,照顾小的,然后健健身,吃吃饭,一天就过去了。我这人目光短浅,不喜欢计划长远,只想做点想做的事,把每一天都过好,就行。”难怪有人说她是个有特别味道的女人,真实地做自己,对生活心中有数,又怎能没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