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所辖的城市中,保定的名字似乎无人不知,它的历史和现在,浓郁得有如世间绝美的一杯佳酿,只要有幸端起,就成为唇齿间的挥之不去。2011年9月24日至28日,记者在“全国旅游媒体保定行”中,踏山涉水,寻古探今。最后,把保定之行凝结成一寸寸推进的前方。
都南屏翰保定府
保定自古是京师门户,曾“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现在为大北京经济圈中的两翼之一,北京主要卫星城。
保定交通便捷。北京到保定1.5小时车程。全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市区,京原铁路、112国道横穿山区,保津高速连接京珠、津沪、津唐三大公路干线。境内50条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以“五纵四横”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依托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保定人文历史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壮士荆轲,燕大夫郭隗,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戏剧家关汉卿等名人志士辈出。保定教育渊源,人文灿烂,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有莲池书院,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清代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曾以此培养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畅、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张治中、傅作义、陈诚、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军。清末保定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
保定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有埋葬着清代4位皇帝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有出土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的西汉靖王满城汉墓等24处国保,110处省保,456处市(县)保,1600余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8万余件馆藏文物,凝古聚珍,神光灵藏。
峥嵘险峻英雄山
保定自然风光秀美。是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普惠地区。境内群山西峙,沃野东坦。有国家AAAAA级风景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AAAA级景区7处。
此次行程中的第一项内容是全国旅游媒体集结登山大会。在被胡锦涛总书记赞誉为“英雄的山”的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狼牙山举行,以纪念“狼牙山五勇士”英雄壮举70周年。
狼牙山地处保定市易县境内。易县不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国君燕昭王曾在这里建燕下都、筑黄金台。后来更因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王,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狼牙山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整座山由5坨、36峰组成,景点众多。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登高远眺,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近望西侧,石林耸立,自然天成,大小莲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锏峡云雾缥缈,神奇莫测。
风情万种易水湖
在易县,不仅领略狼牙山的雄奇、还可赏鉴易水湖的秀丽。易水湖位于保定境内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上世纪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积28平方公里,最深处48.5米,国标二级水质标准。湖的南侧与狼牙山相连,北侧是紫荆关,西侧是海拔高达1283米的五峰寨,东侧是九龙山。
易水湖旅游区的特点是山水相间,景色俊美,具有漓江风情,有“北方小桂林”之誉。由于山峰阻隔,广阔的湖面被划分成南、北两大部分,整个湖面呈“凹”字形。湖面视野开阔,钻出湖面的山峰,有的似利剑直刺青天,有的似睡美人静卧湖中,有的似情人相偎相依,千姿百态,颇多传说故事引人入胜,构成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独特景观。可泛舟戏水,可潜水畅游,可放钩垂钓,可乘船观景。景区设有两个旅游码头,这里还是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的拍摄地,一些战船道具,成为景区永久的陈设。
幽深壮美百里峡
行程的第三站到了保定涞水县著名的野三坡风景区,当晚记者团观看了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节目共分远古的记忆、辉煌的到来等五章15节。主要反映野三坡自远古智人繁衍生息的进化、演化过程和华夏民族的诞生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它既是野三坡的一部历史发展史,也是华夏民族历史发展的缩影。成为野三坡旅游的品牌和亮点,2008年荣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野三坡包括6个景区,记者团于次日游览了开发较早,配套完善,全长105华里的百里峡景区。该景区由海棠峡、蝎子沟、十悬峡3条幽深壮美的峡谷组成。峡谷中最窄的地方不足10米,两侧陡峭的绝壁直插云天,宁静而神秘。峡谷中还有各种不同的石景和溶岩景观。“一线天”“龙潭映月”“摩耳崖”“铁头崖”“老虎嘴”“回头观音”“上天桥”等68个景点遍布其中,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幽谷,非常值得踏赏一番。
气势恢弘清西陵
作为满族后裔,踏访清西陵相当于祭祖。除了认真听导游讲解,我还把游客丢弃的垃圾捡出去。可巧中殿正有《瀛寰之治》摄制组在那拍戏,我们配合导演屏声息气,看完几个镜头的拍摄,感觉非常有趣。记者团中的台湾年代电视台,海峡之声电台等媒体记者,更是对此行抱有浓厚兴趣,一直不停地摄录或者连线直播。
清西陵位于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处,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80人。共有陵寝14座。另有附属建筑慈禧行宫和永福寺。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不同的建筑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
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整个区域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