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途径

2011-12-29 00:00:00黄善勤黄秋婵
考试周刊 2011年32期


  摘 要: 环境保护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培养途径问题:首先阐述空气污染、水污染、金属污染废弃物现状;其次,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水污染意识、金属废弃物污染意识教育的培养问题,并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中学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
  
  1.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水污染、金属废弃物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相关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生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缺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剧、森林锐减、洪涝干旱等环境灾害常有发生。特别是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发生的罕见旱灾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1]。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在地理、生物和化学学科上,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环境污染都与这些学科有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中学教材中有潜在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把它科学地、巧妙地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到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是中学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培养问题。
  2.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途径
  2.1在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教育。
  2.1.1空气污染的现状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SO2、NO、N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近10年来,经常出现酸雨,雨雪中酸度也增高,造成土壤酸化、森林发育受影响、鱼类减少甚至灭绝、一些文物遗址遭受破坏,等等。这些现象均与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此外,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温室效应;现代电器的使用产生了氟利昂等有害气体,致使臭氧空洞加大,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从而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结合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的教育。
  2.1.2在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教育的途径
  例如,在化学课中学习空气和氧气这个内容时,首先,我给学生同时看一幅绿树蓝天和一幅大气污染的图片,两幅图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上课,播放一幅工厂排放出废气,天空是乌黑一片,树木只剩枯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经过分组讨论分析,得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防治途径。我经过分析使学生明白,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SO2、NO、N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使天空变浑浊,并形成酸雨,从而使学生明白工厂排出的废气可引发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等,可导致人体患病,动植物死亡等。另外,教师还可带学生到附近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看看当地周边的环境状况。也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此外,教师应提醒学生实验完毕,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地理学科中,我讲述了当今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和“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时,向学生介绍伦敦烟雾、酸雨的危害等空气污染的典型事例[2],一方面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减少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教育他们尽量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造林、退耕还林等,以达到保护和净化空气的目的。
  2.2在教学中渗透水污染意识教育。
  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绝对不能几天不喝水。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渐严重的水污染,水体呈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颜色,水污染现状惊人[3]。
  2.2.1水污染的现状
  地球上虽然有很多水,但大部分都是大海中的咸水,淡水资源很少。当今世界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全球约有20亿人口正处在严重缺水状态,每年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死亡的儿童就有5000万人,这些数字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水的危机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南方有水皆污,北方有河皆干”。这话虽然有些夸大,却基本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有报道,有一河面上漂浮着大面积白色泡沫,其中的“白色泡沫”是飘着有毒的污染物。研究表明,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类型见表1。
  此外,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加剧、树木枯死。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的干旱,使农民颗粒无收,甚至是喝水都困难,他们喝的水是从千里之外挑来的,有些甚至是饮用污水。另外,近年来,也发生过很多的“赤潮”现象,使许多的水生动物死亡,造成水体污染。
  2.2.2 在教学中渗透水污染意识教育的途径
  在中学相关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内容中,首先,我介绍了当今世界水资源的状况,再引入世界水污染的情况;其次,给学生看几张水污染的图片,特别是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的图片;再次,让学生讲出自己看到过水污染的例子或者是听到有什么地方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灾害的例子,等等;最后,结合生动的言语给学生进行讲解,再由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这些内容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水资源,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养成节约水的习惯,从使用水做起:刷牙的时候可以用口杯接水,而不是让水一直流;我们可以用洗衣服、洗菜的水拖地或者冲厕所,要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生活用品;用无磷的洗衣粉洗衣服;农民不过量使用农药;矿区的重金属、有害的化学物质、致病的微生物、油类,以及各种废弃放射性物质等各种有害的物质不要人为地排入水中,必须经过处理使它们变成无害物质后再利用……还有就是农村的牲畜的粪便随便丢弃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会使微生物繁衍,危害人类的健康。此外,平时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不能随意排到河流里……学生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2.3在教学中渗透金属废弃物污染意识教育。
  2.3.1金属废弃物污染的现状
  金属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材料。我们生活也离不开金属,我们住房用的钢筋、交通用具和一些食物的包装等都离不开金属。我们每年要向大自然索取数以亿计的金属矿物资源。因为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金属,从而导致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铅、汞、镉、钴等重金属进入大气、水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
  2.3.2在教学中渗透金属废弃物污染意识教育的途径
  在中学相关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金属废弃物、重金属水体污染和金属矿厂的污染图片,再结合语言加以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知道的相关金属污染的情况。经过讨论,学生会想出一些减少或防止金属污染的方法。并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会明白在丢弃的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如果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渗出的汞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另外,体温计中的重金属水银也就是汞,如果体温计被打破后不及时处理水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我们常见的塑料门窗塑料门窗属于PVC异型材,PVC异型材用热稳定剂体系主要有铅盐、有机锡、钙锌及其复合稳定剂,存在重金属铅的污染[4]。
  2.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使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环保知识及相关的法规,为日常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3.结语
  综上可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工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也奔了小康,以此同时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特别是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近几年出现的很多灾难(泥石流、洪灾、旱灾等)都与环境的恶化脱不了关系,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了全人类的责任。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就要灌输环保的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加入一些环保知识,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也让他们在生活中,做自己能所力及的保护环境的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环境保护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付洪涛.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4):38-39.
  [2]李钊珍.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J].广西教育,2007,21(10):16-16.
  [3]孙明伟.合理利用水资源[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8,(10):44-44.
  [4]严一丰,高金奎,周国庆.钙/锌稳定剂对硬质PVC制品耐候性能的影响[J].聚氯乙烯,2010,38(6):26-28,4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