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自尊的背后往往是自卑,强悍的外表通常是为了掩饰一颗脆弱的心灵。学生攻击行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需求?学校的心理老师需要用一颗敏锐的心,找出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和行为的误区。
二、案例
(一)第一次见面
“吕老师,我把他交给你了,你和他谈谈吧,我还要上课,而且我对他实在也没招了。”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吴老师站在心理咨询室的门口,又气又急地对我说。我连忙询问情况,原来是他们班的王浩同学,因为别人无意中把他撞倒了,他就挥拳打人,把人家的鼻子都打出血了。老师批评他,他却不肯认错,一言不发。“你到我们班一个月还不到,你说自己犯了多少错误,家庭作业不做,打其他同学,问你话还不说,你是不是只会用拳头说话?”吴老师生气地批评他。
我看着吴老师身后这个男孩,一个老师口中只用拳头说话的孩子,却长得并不健壮,反而有点瘦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