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役畜常见的外科创伤,役牛多见四肢骨折。患牛跛行,患肢不敢着地。若部分骨折,则患部肿胀,疼痛拒按;若完全骨折,则患部变形,肿胀疼痛,走动时肢体下端自由摇摆,手按有碎骨响声,有时断骨尖端穿破肌肤而外露,创口流血。治疗时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止血。对骨折患牛,先检查有无创口及出血,遇到出血,要先用消毒过的纱布包扎伤口止血,若包扎无效,则是大血管破裂,应迅速用止血带或绳子在骨折处的近心端进行加压捆扎止血,或找出断裂的动脉血管,将其结扎。在止血的同时,对创口的坏死组织及破碎骨片进行清除,然后进行整复固定。
二、整复。整复手术愈早愈好,因刚骨折时肌肉尚未十分肿胀,易于整复。为了减轻患牛的剧痛,减轻肌肉紧张,便于整复,应做全身麻醉,可肌注保定宁,每100公斤体重用药量O.4~0.8毫升,或2%静松灵3~5毫升。整复方法因骨折的情况而异。对于侧方移位的骨折,术者两手拇指在一侧按压突出骨端,其余各指在对侧提拽另一骨端,在牵引的配合下,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断端复续”。如骨折断端嵌入周围软组织时,必须轻轻摇晃,使其拉开,然后复位。矫正螺旋骨折时,术者双手握住远侧骨端,沿反方向旋转,使远近骨端对合。骨端复位后。助手双手固定骨折部,擎举患肢,以便术者装着固定绷带。
三、固定。一般采用夹板绷带固定,利用竹片、木条或厚纸壳等材料,按骨折部位和肢体的形状弄弯,两端应稍向外,以免磨压伤及皮肤。固定前,取白芨200~250克,乳香、没药各50~100克,均研成细末,醋500~1000毫升。醋先加热,然后加入白芨末,熬成糊状,再加乳香和没药,趁热涂于骨折部位,以后每天涂抹温醋2~3次。外用绷带包扎,先用夹棉花纱布衬垫,放好夹板,再用细绳对夹板捆绑固定。
四、用药。骨折初期血淤积聚,肿胀疼痛,气血不和,可用当归50克,柴胡、花粉、赤芍、乳香、没药各30克,穿山甲、红花、桃仁、陈皮、白芷、防风、甘草各25克,金银花50克,肿胀较重时加麻黄25克,共研为末,加黄酒250毫升为引,一次灌服。骨折后期局部肿胀不大,或肿胀已消,可用血竭、土鳖虫各100克,乳香、没药、川续断、煅燃铜、川牛膝各50克。当归、生南星、红花各25克,共研细末,每次服250克,加黄酒500毫升为引,用开水冲调,每天1次,连服5次,以后酌情服用,以加速骨折愈合。
五、护理。患畜的饲养管理得当与否,对骨折的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应喂给优质饲草、骨粉等,并有专人负责照管,在患畜起立时予以扶助。患肢捆绳松开时,要重新扎紧。随着骨断端的愈合,可在20~30天后开始平地放牧,放牧时间视机能恢复情况而逐渐延长。一般60天左右可除去外夹板,90天左右可除去所有敷料,并逐渐恢复使役。
(广西兽医研究所
刘子权邮编: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