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品专供网店销售巧躲被模仿

2011-12-29 00:00:00
农村百事通 2011年12期


  2008年,义乌小伙王琛勇向姐姐借了1万元,并去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透支了5000元,他用8000元做了一批模具,剩余的钱购买了塑料等原料,便开始了生产。
  王琛勇做出了第一批产品——3000个双球文胸洗护袋,他把产品挂在朋友的网店里卖,没想到很快就卖完了。趁热打铁,他紧接着设计并生产出第二种产品——活动晒鞋架,同样不铺传统渠道,只挂在朋友的网店里卖,由于产品新颖独特,也卖得十分火暴,而且能卖个好价钱。尝到甜头的王琛勇决定放弃用传统渠道铺市场,而是专供网店销售。
  王琛勇让义乌当地20多家网店做自己的经销商,有的网店还是“淘宝网”上的金冠网店,有的是专做批发的电子商务网站。每生产出一批新产品,他就每家发5件,一般每件200个。每批货都是他自己投入资金生产,然后与网店一个月结一次账,这样的月结模式也被搬到了他的原料供应商那里。
  由于产品专供网店销售,王琛勇的产品在义乌本地的实体批发市场上鲜见。他透露出自己的经营思路:“我不会在实体市场铺货,实体市场的模仿能力太强了,一个好的产品刚在市场露脸就被人模仿,一时间同款产品就会在市场上铺天盖地地出现。而网络上,因为有着海量商品,往往新出的创意产品可以躲过被同行立即仿造的命运,等在网络上销售得很火,成为爆款时才会被同行发现,而这时我已经赚到钱了,并且已获得无数好评,在这时再被模仿,对我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浙江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