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三要点

2011-12-29 00:00:00陈亚立
农村百事通 2011年17期


  近年来,杨树作为主要速生树种之一,由于其有短轮伐期的特征,正日益成为纸浆用材及人造板材的重要原料树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现在各地发展杨树迅猛,种植面积和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杨树造林过程中,个别地方忽视主要技术措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三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择良种壮苗是提高成活率的前提条件
  以江西为例,适合江西生长的杨树品系主要有:1.南京林业大学选育的“南林95”、“895”杨树优良无性系。2.中潜、中汉、中嘉系列杨树优良无性系。3.“I—69”、“I—72”杨树优良无性系。选择一年生健壮带根苗木造林,苗高3米以上,地径2.5厘米以上,要求苗干通直,苗木顶梢充分木质化、无侧枝、不歪曲、不枯顶,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二、科学栽植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一是适时栽植。一般在立春后至植树节前,此时植物开始复苏,树芽还未萌动。
  二是随起随栽。杨树苗木极易失水、枯萎,因此要尽可能做到随起随栽。如因条件限制不能当天栽植的,则要将苗木浸泡在水中,选择1~2个水面较大、水深2米左右的水塘,浸泡2~3天(至少24小时),使之充分吸水后再取出造林。
  三是栽植要做到“四大一深”。即:
  “大穴”。树坑要大,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2/3,坑深不少于1米。挖出的上下土层分别堆放,以利于土壤风化。挖大穴一是可以改良土壤性状,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二是大穴能舒展根系,利于再生新根,对幼树成活和生长都十分有利。
  “大肥”。为提高树木生长量,栽植时要穴施基肥,每穴要求施有机肥5公斤或复合肥0.1公斤。
  “大水”。栽植时要灌透水(即所谓的“定根水”),并将土踩踏实,使根系和土层充分接触,以利于根系及时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树体的抗旱能力。灌水后栽植穴土壤下沉不均,造成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踩实。如栽植后发现苗木地上部分已干死,成活无望,但苗根还存活的,应立即平茬。
  “大株行距”。培育纸浆材的,株行距以3米×3米或3米×4米为好;培育胶合板材的,株行距以5米×6米或6米×6米为好。
  “深栽”。栽植深度要在70厘米以上,以利于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并能使埋入地下的苗干转化为根,提高其抗旱性和成活率。
  四是3点注意。1.栽植时应将过长的侧根截短,以防窝根,影响生长。2.如苗木上端稍有弯曲,可在栽植时将不垂直的苗木梢部转向北面,以利于杨树苗的向光性,逐步把苗木梢头调直。3.栽植大苗时,应将侧枝全部修去,但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萌条,可对部分较大的侧枝先进行短截,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
  三、精心管护是提高成活率的后续保障
  一是除草松土。造林后及时除草、松土,一般每年1~3次,松土深度在5~10厘米。
  二是合理施肥。第一年不施肥,3年内的幼树每株施复合肥0.25公斤左右,3年以上的可施复合肥0.25~0.5公斤。采伐前2~3年停止施肥。
  三是整形修枝。在秋冬与初春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主要是剪去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竞争侧枝,随着树木长高还要修去树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竞争枝,以保证树干通直。
  8米以下树干上侧枝着生处直径达到10厘米时即应修去侧枝。修枝高度大致是栽后1~3年少量修枝,4~5年修枝到树高的1/3处,6年以后修枝到树高的1/2~2/3处。
  四是适时灌溉。杨树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一般每年应灌水3~4次,3月下旬发芽前灌返青水,5~6月灌促生长水,促进枝叶扩展,11月灌防冻水,促进根系生长。每次灌水都必须灌透,并达到根系的主要分布层。同时,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含水量过多时,应及时排水降渍,防止因根系缺氧而导致树木生长不良。
  五是病虫害防治。杨树病虫害主要是“五虫一病”,即杨舟蛾、尺蛾、刺蛾、草履蚧、天牛和溃疡病。其防治原则是以物理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例如,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使用多个无性系造林,营造多树种混交林,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陈亚立 邮编: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