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初秋时节,昼夜温差变大,白天热浪不减,特别是立秋后久晴无雨时,暑气更加逼人,民间素有“秋老虎”之说。“秋老虎”一般持续时间为7~15天,在此期间日照强烈,湿度小,气温升至35℃以上。“秋老虎”最易袭击四类人,即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因患有慢性疾病而体质虚弱者。下面为大家全方位应对“秋老虎”的炙烤支招。
民间所说的“秋老虎”即中医认为的“秋燥”。秋季空气中水气含量降低,如果相对湿度低于40%,人体就会感到干燥不舒服。如果秋燥没有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控制,便会出现发热、头痛汗少、咳嗽少痰、鼻孔干燥及口渴等症状,成为中医所称的“温燥证”。所以,积极地预防“秋老虎”对人体的危害是避免秋季疾病的重要措施。
第一招——饮食药膳
一、吃些清热解暑类食品——此类饮食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因排汗而丢失的钾。
二、寒凉饮食要减少——性味寒凉的食物要少吃。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因其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最好少吃。
三、饮食营养要加强——可适当吃些肉食。人们不能只顾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立秋后要适当吃一些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瘦猪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营养的加强,有利于增强抵御“秋老虎”的能力。
【药膳一:陈皮莲肉煲水鸭汤】
用料:陈皮6克,去芯莲子肉30克,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制法:1.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斩成块;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肉洗净;淮山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
2.将全部用料一起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煲两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溏稀者尤为适宜。
【药膳二:参芪粥】
用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薏米60克,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制法:1.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
2.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汁。
3.药汁煎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和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然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本粥能补中益气,健脾去湿,适合湿热天气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食用。
第二招——养生保健
中医理论认为,秋季应该特别注意防止悲伤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初秋季节,天气干燥炎热,易于影响人的情绪,使人们烦躁郁闷。所以重视精神调养、保持乐观情绪特别重要,应尽量做到不急不躁、心情宁静,以顺应秋天的平和之气。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情绪稳定,心态安详,五脏平和,气血通畅,就不会被“秋老虎”的燥热侵扰。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是指晚上10点左右睡觉,早起是指早晨6点左右起床。因为秋季是由“生长”转为“收藏”的季节,所以这个季节阴阳之气不要消耗过多,应储存起来供应冬天消耗。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体对“秋老虎”的防御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生妙招一:咀嚼鼓漱】
晨起和晚睡前,做上下颌运动。然后闭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最后徐徐咽下。咀嚼时,胃肠血流量增加,可抵御秋季凉气对肠胃的损伤。
【养生妙招二:压揉承浆穴】
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10余次,口渴即可消失。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能使人面色红润。(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