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气渐渐寒冷,很多常见多发病在冬季需要格外注意。本期《百病妙治》栏目以冷空气易造成的两种疾病——鼻炎以及南方冬季常见易感的流行性感冒为主要视点,从中医角度给读者支招。愿实用的小方子、简单的小疗法能让这两种疾病尽量远离我们,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难过。
【辨证分型】
1.外感风热:表现为发热,体温39~40℃,寒战,头痛,肩背及腰酸痛,咽干肿痛,咳嗽,咳吐黄痰,舌红苔黄,脉浮滑而数。可用辛凉解表法。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板蓝根、黄芩、大青叶各12克,荆芥、防风、牛蒡子、川贝母、陈皮各10克,甘草6克。
服药方法:每4小时服半剂中药,每次约150毫升,大约服一天到一天半左右发热可退,其他症状逐渐缓解。如果患者退烧之后咳嗽严重,夜不能寐,白细胞升高,舌红苔黄,脉弦滑者,可服下列中药:金银花15克,玄参、紫菀、百部、黄芩各12克,桔梗、川贝母、陈皮各10克,甘草、蝉蜕各6克。
如果服中药汤剂不便,可服银翘解毒丸、感冒清热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或服养阴清肺丸。
2.胃肠型感冒:患者主要表现为腹中胀气,纳谷不香,大便溏稀,甚者有恶心呕吐,舌质微红苔腻,脉濡滑。可用芳香化浊、理气解表、清热之法。方药:生薏苡仁30克,茯苓、金银花各15克,藿香、佩兰、苍术、白术、川厚朴、白芷各12克,苏叶、陈皮、法半夏、木香各10克,甘草6克。中成药可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4粒,每天2次。
3.下焦湿热:流感之后少部分患者有小便不利,尿频而尿不畅,检查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全身不适,骨节酸痛无力,舌质微红,苔白滑,脉滑,类似西医所谓的泌尿系感染症状。治疗时以清利下焦湿热为主,用八正散加减。方药:生薏苡仁30克,茯苓、泽泻、车前子(包煎)、滑石块、金银花各15克,萹蓄、瞿麦、萆薢各12克,PJ9wDImGu74+dv/FTAPjJUbJ3g2M0reu/q7k/R7gT+s=黄柏10克。
如服汤药不便,可服尿感宁冲剂,1次1袋,1日3次。
合并症的治疗:合并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患者,可加用少量抗生素,最好用青霉素。如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控制感染,改善病情。如果原有肺心病、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疾病,则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症治疗。
【预防】
1.注意依天气的冷暖而增减衣服,不要受凉,避免过劳。
2.要隔离流感患者,不要带小孩到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剧场、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
3.净化室内空气,使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3次,每次20~30分钟。
4.室内可放一小盘醋在暖气片上熏蒸。
5.早晚用淡盐水漱口2次。
6.饮食清淡,多吃西红柿、大葱、大蒜。
7.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院 丁梅林 张秀芝 郭彬 邮编:2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