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所不远处是一个体育场,每每晨光普照大地时,隔窗总能看见几个十五六岁的学生在那里打篮球。他们龙腾虎跃的身子,他们身上独有的青春气息,时常将我带回中学时代,带回我激情奔放的青春岁月。
五百里唐河出伏牛山东麓入南阳盆地,蜿蜒逶迤循汗水入长江奔流东海。我曾经念书的中学就坐落在这条河西岸的一个普通小镇。是古老的唐河成就了这个小镇,千帆云集的镜头虽然消失在岁月的深处,但河岸边苔藓斑驳的古码头依然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小镇曾经的繁华。是古老的小镇成就了母校,群贤毕至的梦想虽然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母校旧址上那棵历经沧桑的古柏依然在铭记着她永远的辉煌。
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入了母校的初中部,成为母校五十余年历史上唯一一届初中生,并且在那里读完了三年高中。那时的母校正处在鼎盛时期。校舍虽然简陋,但人们的精神是那样的富有。食堂的饭菜里虽然缺乏油水,但人们食用起来却是那样香甜。虽然没有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培训班,但学生们发展却是那样的全面。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依旧那么灿烂,几个自诩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聚集在母校也是全镇最大的操场上,为我们的文学社命名。银郭滩文学社,我看就叫这个名字吧!外号文学四眼的耀举说。因为母校所在的小镇素有“银郭滩”之称,耀举也许是想以故乡小镇的繁华来寓意文学社未来的前途。银郭滩的名字太过局限性,不够大气,我看就用豫南文学社这个名字吧!自称地理通的海滨说道。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大家显然也通不过这个名字。唐河水,就叫唐河水文学社!我们生长在唐河岸边,唐河之水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唐河虽小,但其不乏诗情画意,也不乏波涛澎湃,她循汉入江奔流大海,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我看就叫唐河水文学社吧!外号主编的明旭如此激扬慷慨一番陈词使大家欢呼拥抱雀跃。好,我看就用这个名字吧!老谋深算的新庆首先肯定。好,好,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的“唐河水”就这样诞生了。我们的梦想化作片片白帆,乘着唐河水,从小镇出发,向着大海远航。
“唐河水文学社”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不断发展壮大,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校园。她所创办的油印小报也成了小镇一道靓丽的风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母校走出来的人,从那个小镇走出来的人,如果你向他们提起“唐河水”,都会打开记忆深处的闸门,向你诉说“唐河水”的点点滴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倾其所有把我们送到小镇,送到母校,既有期冀儿女成龙成风的渴望,也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一份理想。我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物质匮乏,困难颇多,但凭着崇高的理想,乐观的志趣,我们拥有了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岁月荏苒,不再年少的我们虽然没有走上文学之路,但文学的梦想却一直是我们飞翔的翅膀,唐河之水滋润着我们一路唱着青春岁月的歌,为期待中美好的明天努力,努力,一直努力着!
梦回唐河水,我顿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