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终于在频频争议之中尘埃落定。8月20日,张炜等五位作家“杀”出重围,拿下了这个被炒得狼烟四起的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作为中国作协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不论是行业内外还是身处体制内外,几乎和文学相干的人士,都不能忽视其存在。同样,与鲁迅文学奖目下的状态相似,茅奖从1982年第一次评奖到现在,一直饱受争议。
而今年的这次,争议更甚。其一,在初评阶段,因其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怀抱”,又在二轮投票中淘汰了全部网络文学招来质疑之声;其二,5部获奖作品的结果公布后,得票最多的《你在高原》因长达450万字引发读者“常识性质疑”,而评委在短短几周的时间内很难全部读完;其三,今年年初,《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做出“自我修订”,最重大变化就是首次实行“投票实名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实名制是否真的抑制了“跑奖”、“贿奖”?据传某些省市甚至会倾大量资源派团队“公关”,以推动本省市作家作品排名;其四,茅盾文学奖前10名中有8位作协主席,被网友戏为“作协内部的游戏”;其五,作家阎延文炮轰本届茅奖评委会副主任李敬泽是《人民文学》主编,而《推拿》和《一句顶一万句》最早刊发于《人民文学》上,因此应放弃获奖,或者由评委会取消其获奖资格。
在我的印象里,茅奖其实在上世纪的1980年代就已经有过不少的质疑声,不过当下各种媒体层出不穷,尤其是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让公众的质疑声传达得更远、更为广阔了。首届茅盾奖,就有对姚雪垠《李自成》的质疑;1990年代,刘斯奋《白门柳》、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也因为各种因素遭受不少争议,近几届更是板砖横飞。
之所以产生众多的质疑之声,让茅奖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矛盾”着的文学大奖,原因有三。一是公众对茅奖,对文学的看重。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长篇小说创作从来都是作用显著、重任在肩的。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而公众的理想普遍缺失的状态下,人们还是希望借用文学,让自己的精神高地变得更加纯粹。二是公众对“潜规则”、“暗箱操作”的不满和鄙弃。在一个转型下的社会里,有很多所谓的“潜规则”出现,让原本可以在阳光下操作的东西变得微妙玄乎,变成暗箱操作,变成某些领导人的附庸,公众不希望这种“潜规则”也落在茅奖上。此次茅奖的质疑,很多方面就由此而来。三是网络对茅奖负面新闻的推动与夸大。茅奖在评选过程中,一些质疑声成为茅奖的负面新闻,经过网络的快速传播之后,成为公众事件,成为社会热点,在传播过程中,断章取义甚或恶语相向的行为时有发生,产生了一种对茅奖的公众“集体无意识”,只要一提起茅奖,就全面否定,嗤之以鼻。
不过,这次的第八届茅奖,较之前几届而言,还是有些新意在内的。首先是网络文学作品被纳入评奖的范围,尽管因为各种因素,网络文学作品没有进入最后的获奖名单,却说明了中国作协对网络文学的重视程度。茅奖是一个设立时间比较早的文学奖,1982年设立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有网络文学出现的,此次作协把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视野,是网络文学走向传统(官方)文学奖的重要一步。其次,为了能够让这个奖项更加公开透明,本届茅盾文学奖做出了很多的改革,在评委会方面实行大评委制,今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62名参与评奖,其中京外评委占60%。以解决“小圈子”评奖的弊端。这些举措,也在说明中国作协已经试图通过努力,使茅奖能够赢得更多的赞同之声。
就作品而言,本次茅奖还是做到了优中选优的。五部获奖作品,除了《你在高原》,其余四部我在参评之前就已经读过。这几部作品,基本代表了四年来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当然,还是有一些失望。比如莫言的《蛙》,艺术水准和写作方式似乎很难与其《生死疲劳》相比;而女作家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落选,也让人遗憾。《你在高原》的获奖,似乎又在表扬“劳动模范”。
但凡一个奖项出现,都会有不同意见,就连去年出笼的诺贝尔文学奖,尽管叫好声一片,却难免有“板砖”扔来。一个官方色彩的文学奖项,毕竟和民间的文学奖项不同,它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兼顾不同题材作品,要照顾少数民族作家,要有所舍弃,要在众口难调之下维持某种惯性,这一切,都是茅奖饱受争议的引子。
要我说,本次茅奖,有好作品被选出,也留下了不少遗珠之憾,不过,既然是一个奖项,就只能如此了,还是要平心静气来看待。想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当下,还有这么多人关心茅奖,关心文学,操持文学的朋友们,是应该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