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这词听上去很沉重,总让人联想到诸如人生啦、理想啦,或者考验啦之类特正经的概念。要我说,哪儿至于啊?今天我就遇到一相当挫折的事儿,和什么人生、理想丝毫不搭边儿:
话说从一个月前,有一辆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破车,停在我太太的车位里,每天纹丝不动,车主不知所踪。你说这有多郁闷!和保安交涉吧?众保安除了陪笑脸,没一个知道这车的来龙去脉的。想砸车吧?这车已经残破得影响和谐社会了,围着它转了两圈,愣没找着值得下锤子的地方!窝囊了一个月,逼得我今天买了桶油漆打算另画车位,保安却忙不迭报喜,曰该车已走。我闻言乐滋滋的过去一看,嘿!换了一辆,还是停我太太车位里!
等我终于从一肚子委屈里缓过这口气,不禁回想起众多苦口婆心的关于“挫折”的哲学思辨,深以为是一种误导。咱中国人一向视挫折为历练,比如唐三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之类的调调儿,多沉重啊!再说了,历经坎坷就一定能功德圆满?多虚伪啊!但不知那些开坛说教的达人们是否了解,咱面对的挫折到底是个什么?
挫折是个什么鸟?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一种客观的心理需要。也就是说,人要是老遇不上个把挫折,一定会越活越腻味。
不信没关系,你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极限运动在西方比在中国更容易推广?其实道理很简单,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比我们完善,当人家在安逸的生活里无法找到更多的风险和阻力时,就觉得没意思。一帆风顺太久了不烧包才怪,非得变着法儿给自己找点儿迈不过去的坎儿,人家管这叫刺激。这时的挫折甚至危险都属于乐趣,攀岩时越累越High,恨不能在生死之间走一来回才过瘾呢!
所以,只有计划外的挫折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深恶痛绝的挫折,但它既然是计划外的,那就有两点特征,一是躲不开,二是未必有道理。“躲不开”好理解,“未必有道理”又是怎么回事?
你回忆一下《疯狂的石头》就明白了。在那部电影里有一酷酷的号称国际大盗的香港飞贼,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主儿,再看那身装备,绳索啊,暗扣啊,那叫一个专业。结果刚下飞机就遭到了本地土扒手的洗劫,之后又被不法小商贩一通坑蒙拐骗……等他百折不回地以非凡专业素养排除万难,终于到达宝贝跟前的时候,哈哈!就差一点儿偷不着。最后他还被卡在偷工减料、规格不符合设计图纸的通风管道里,换成你会如何?于是我们看到这位功亏一篑的海外专业人士被折磨得欲哭无泪,戟指苍天大喝一声:我顶你个肺!
这样的窝囊谁没经历过?不是自己本事差劲,不是准备不充分,不是不执着,不是懒惰,不是没胆子……但还是失败了。这,就是没道理的挫折!即便是你有理,跟谁说去?苍天理你么?这种挫折,在我们这个制度缺陷并不鲜见的社会环境中,占所有挫折的百分比是多少?60%?70%?
说到这贼,其实他也就犯了2个错误:
一是在这样复杂的诚信环境里异想天开,想仅仅靠自身的专业素质就办成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正经”事,吃拧了吧?
二是对“没道理”的挫折当了真,居然还试图百折不回、再接再厉!不折他折谁?
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挫折了,没有时我们想要,这辈子都别想躲,遇到了就想克服,克服不了就想不开。殊不知不管你是专业还是业余,目前社会环境中的大部分挫折就是克服不了的,而且你还别试图讲理。
在没道理的挫折之外,你当然可以信奉“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没道理的挫折本身,如果有谁惦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愚!
玩儿转挫折并不难
我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我同样知道像保尔那样的人万中无一;我知道爱迪生发财之前做过6000多个废灯泡,但我同样知道身边的仿造侵权遍地开花,造假者们收拾掉我的知识产权跟玩儿一样;我知道重庆最牛钉子户,但我更知道人家是散打冠军,至少面对专打业主的棍棒时比我生存几率大……
所以做人大可以主旋律,但千万不能太死心眼儿。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适应现实!如果你不明白没关系,有一段名言说得很透彻:人的一生需要三种修养,有能力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气度忍受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分清楚这两种事。
现实什么样?我们上面说过了,没道理的挫折占大部分。既然没理可讲,我们恐怕只能陪它玩。而要想玩得不那么窝囊,首先要接受和挫折做游戏的规则。
不幸的是,我们经历的成长过程对这个游戏规则撒了慌!伴随着独生子女的泛滥,我们这个社会面临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挫折意识欠缺。有多少人长到好几十岁了还在认为人生是讲道理的。在我们的教育中,生活是光明的,幸福是唾手可得的,人性是善良的。但事到临头我们却发现生活不那么美妙,有欺骗、有背叛。
现在有很多对生命价值和人生的讨论和描述,都希望能够给人以光明和振作。心是好心,饼画大了。何必给人们许诺这样一个虚幻的快乐图景呢?它一旦破灭后,孳生出的绝望和被欺骗的沮丧感觉,反而会让人对整个人生的意义都产生怀疑。
现在,让我们重新来界定《挫折游戏》的规则:挫折是避免不了的,大部分挫折是没道理可讲的,这就是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生活!
下面提供三种游戏秘笈,它们不能保证你通关,却可以帮你在阳光普照不到的角落里撑下去,继续“顶”那邋遢生活的肺:
《挫折游戏》秘笈1段——不问为什么
挫折的本质就像一个流氓,永远别问它为什么招你,没答案。就怕遇上那想不开的人,天天琢磨:“凭什么我的命那么苦?”凭什么?不凭什么!流氓欺负人用得着理由吗?逮着谁是谁。如果你一定要问为什么,非要思考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解答,恐怕早晚变成神经分裂。
榜样教材:《活着》
榜样人物:福贵儿
榜样事迹:在家产被谋夺之后唱着皮影讨生活;在女儿烧哑了之后参加大炼钢铁;儿子被生死兄弟开车撞死,还能在苦难中挥手泯恩仇;好不容易女儿出嫁,居然难产死了,我们坚强的福贵儿给女儿扫墓时,还没忘了调侃一下当年差点被自己撑死的反动学术权威。
福贵儿是个小人物,他在挫折中也许只能唱着皮影儿,在“象牙床上任你游”的幸福憧憬中逆来顺受。但他从不试图向貌似不公的现实生活清算,所以是个达人,至少从打死龙二的枪声里领悟了福祸相依和人生无常,懒得再问“为什么”了。
《挫折游戏》秘笈2段——学会调戏它
在公平机制并不完善的人世间遇到挫折,就好像在非法制社会的公交车上遇到性骚扰。这时一没有110,二没有人民政府。势单力孤的你打算怎么办?
教你一招,反正遇上了,反正它也不讲理,反正哭也没什么用,咱干脆就嬉皮笑脸地调戏它!
榜样教材:《宝贝儿》
榜样人物:桃乐丝先生
榜样事迹:这位先生本来是个很有实力的男演员,但电影公司却只愿意雇女演员。咱们的男主角面对就业歧视不骄不馁,男扮女装化名“桃乐丝女士”再去求职,既然演技出众的男演员找不到工作,咱就扮成个大姑娘忽悠电影公司;工作是找到了,但他身为“女性”,却又要面对女性受到的不公平的性别歧视,被逼无奈下,穿着小礼服裙就和抢出租车的男人动手打架;同时,他一边用“桃乐丝小姐”的身份把电影公司老板(一个对办公室恋情上瘾的老男人)勾引得魂不守舍,一边又用本来面目和老板的漂亮女儿暗渡陈苍。
桃乐丝先生的利害之处在于,生活对男性歧视我就装女人,生活对女性歧视我就当男人,不管你挫折是个什么性别,反正我都要调戏你。虽然比福贵儿积极了不少,不过比起咱中国的张大民来,桃乐丝先生和挫折做游戏的功力还是欠点儿火候,如果他也面临流氓邻居、弟媳出轨、老妈痴呆、妹妹病故……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像张大民那样一边儿贫一边儿没事偷着乐?
《挫折游戏》秘笈3:在豁出去之前,放下执着
这是终极秘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人要想豁出去,往往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信仰,比如王诚牺牲之前不是就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么?但是得分清楚:对敌人,为了胜利豁出去是英雄,没啥说的;对挫折,为了既定目标豁出去就是神经,谁保证你豁出去就能战而胜之了?
所以遇到挫折这个流氓的时候,难的是有豁出去的勇气,更难的是放下对结果的执着。
榜样教材:《老人与海》
榜样人物:桑迪亚格老头儿
榜样事迹:老渔民81天没打到鱼,被所有的渔夫视为不祥之人。桑迪亚格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职业尊严的好渔夫,打算和眼前这拿自己开涮的大海死磕!桑迪亚格以年迈之躯孤身出海挑战大自然,匹马单枪和一条比汉江怪物还凶悍的巨型旗鱼PK。九死一生才杀死旗鱼,又被嗜血的群鲨围攻。孤立无援的老头儿最后失去了鱼叉、失去了旗鱼、失去了鱼刀,回到渔村时只带回一条巨型旗鱼的骨架。面对这条用生命搏杀换回的鱼骨,所有的渔夫肃然起敬。
终成正果的唐三藏太理想化了。相比之下,海明威给桑迪亚格安排的结局更接近生活的本相:面对挫折,即使你拼搏、喋血甚至牺牲了,最终依然可能一无所获。除了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