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女人爱“做主”

2011-12-29 00:00:00雷明
大众健康 2011年4期


  导语:努力使自己的控制欲得到满足,是我们自信和安全感的基础。这本没什么不对,只是,两个人的生活,你需要顾及他的感受。有意还是无意,当你把爱人当作满足自己控制欲的道具时,也许你正在失去他。
  
  电视遥控器的故事
  
  女人的宣言:我的家,我主宰。
  男人的真心话:劳驾,那也是我家!
  
  细节再现:
  “拜托!我的眼睛都酸死了,咱就随便停下来看哪个台不就得了?”这是Kevin经常在心里唠叨的一句话。只不过,当妻子Debbie兴致昂然地选择电视节目时,他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出来。因为Debbie的回答永远是那一句:“又没让你动手,等着看现成的吧!”在家里,电视机的遥控器几乎专属Debbie,她尤其喜欢把几十个频道都浏览几遍来挑选节目,只有她找到了喜欢看的节目,遥控器才有可能被放下。而Kevin只能识相地等待,否则Debbie会在十秒钟内完成从“这么点儿小事儿你都不让着我”的命题到“你不爱我了”这一结论之间的逻辑转换。
  如果你以为Debbie的控制欲仅限于此,那就太小看她了。在Kevin和Debbie的家里,像电视遥控器之类的专属Debbie的家庭权力还有很多,比如空调的温度、窗子的开合,甚至CD的音量……
  
  评析:
  和男人相比,女人更喜欢把家作为满足自己权力欲和控制欲的场所。因为在她们看来,家不仅仅是个吃饭、睡觉、Sex和抱抱宠物的地方,而更是个获得自己男人宠爱的专属场所。
  看上去没什么不对,但前提是男人也得这么想才行。如果他已经习惯于以服从和沉默来彰显你的优越感,想想看这个男人有多难得。
  当男人们感到自己对家庭生活的发言权被剥夺殆尽时,猜猜看会发生什么?
  脆弱的男人们会感到自己被忽略,甚至把撒娇理解为示威。男人忍耐的限度各不相同,但男人的自尊决定了忍耐是有限度的。在原则问题以外的生活细节上给他一点发言权,又能损失什么呢?
  
  女人“做主”的潜规则:
  1、 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你只要先找到自己喜欢的A、B和C,然后让他决定其中一个就行了。
  2、家是两个人的家。
  想让他认为这个家属于他,就得让他在这个家里有点儿发言权才行。
  3、小事听你的,大事听他的。
  小事就是电视频道和银行存折之类;大事就是萨达姆该不该判绞刑,哈哈。
  
  汽车方向盘的故事
  
  女人的宣言:我要是有机会……
  男人的真心话:和我过日子难道真委屈您了!
  
  细节再现:
  “还不超过去?你开车怎么这么面?”“打转向灯啊你!”“减速减速!拐弯呢!你超什么车啊?”Johnson最怕陪太太开车出去,因为他太太Emily最大的嗜好就是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数落他的驾驶技术。要说Johnson的心理耐受力也够好的了,但依然免不了被挤兑得心烦意乱:“怎么就好像我是无照驾驶似的?”
  而Emily却乐此不疲:“你的车开得就是窝囊,还不许人说吗?再说了,要不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全,我才懒得管呢!”话是这么说,但真的让Emily开车,未必就一定能比Johnson快多少,只不过Emily们觉得这么颐指气使让自己很爽就是了。
  但是,到底爽在哪里呢?
  
  评析:
  指摘别人缺陷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不如我,如果我有机会的话,一定比你强。”尤其当对方是个足够爱自己的人时,他的容忍往往很容易被当作“默认”来使用,如果想通过数落某个人来证明自己“了不起”,还有谁能比他更合适?
  试想一下,如果你天天被某个家伙评价成低能或者弱智,而那个家伙一边挤兑你还一边得意洋洋,你会怎么做?所以,Emily很可能还没意识到,她正在向着一个大Trouble高歌猛进。可怜的Johnson早晚会爆发,因为没有人愿意长时间的用自己的谦卑来点缀别人的显赫,即使那个“别人”是自己的妻子也一样。
  任何人的心理耐受力都有一个极限,“既然坐我开的车这么委屈您,那我不开了总行了吧?”一旦他在消极评价中决定“破罐子破摔”,还指望以后有这么听话的司机吗?如果仅仅是给一辆车撂挑子还好说,车要是变成了家,那可就亏大了。
  就好像Emily需要自我感觉良好一样,Johnson其实也需要。所以当高明的妻子想要一个鞍前马后的好车夫时,一定会让丈夫感到荣耀而不是挫折;相应的,如果一个男人打心眼儿里相信“太太最喜欢坐我的车”,那他一定就是那个好车夫了。
  
  女人“做主”的潜规则:
  1、 男人永远需要自己爱的人欣赏。
  记住,男人最大的挫折,就是被自己爱的人鄙视,你可以做主,但不能鄙视他。
  2、女王回到了家也是妻子。
  假如你在很多方面真的比他强,你也得承认,回到了家你就是他的妻子。想换人直接上法院,不想换人就少挤兑人家两次,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吸尘器和洗衣机的故事
  
  女人的宣言:别想糊弄我。
  男人的真心话:我废物!那我还费什么心?
  
  细节再现:
  记忆中的Elliot从小就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中学时不但是班里的卫生委员,还得过劳动标兵呢!只是刚刚结婚不到两年,妻子Jane就抱怨他懒:“每天回家什么都不干,整个儿一个甩手掌柜。”可是Elliot也觉得委屈着呢:“我做了家务,她说我粗心邋遢;我不做家务,她说我懒!总之就是不满意,我看我是没活路了!”
  说Elliot懒,确实有点冤枉他,结婚以后,什么洗衣擦地、刷锅洗碗都没二话。但是Jane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就爱干净,而且总喜欢对家务质量吹毛求疵,并通过不断的返工示范来以身作则。久而久之,Elliot便有了这样一个“懒”的借口:“不是我不想做家务,是她觉得我根本做不好。我清理了地板之后,她要再清理一遍;我洗完的衣服,她永远认为没洗干净。你说我吃苦受累的忙活半天,结果却落了一堆不是,我何必再给自己找不痛快!”
  当面对一个苛刻的监工时,谁又能长久的保持积极性呢?
  
  评析:
  在使用吸尘器和洗衣机的技巧上,也许Elliot确实比Jane逊色一些,但这玩意儿又不是“神六”,犯得上那么精益求精的吗?
  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地板吸得干不干净,而是在Jane的心里Elliot必须吸干净。女人都希望男人对家和自己能够做到尽心竭力、细致入微,这种内心的期待往往变成行为上的绝对化要求,比如:收入必须如实汇报、家务必须尽善尽美、各种纪念日必须倒背如流……
  当女人日复一日的对男人干家务颐指气使时——“我真的这么不中用吗?”谦虚的男人会这么想;“凭什么好坏你说了算?”有个性的男人会这么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和的男人会这么想。但是无论什么男人,最后的应对措施可能都一样:偷懒!
  别惊讶,那不过是女人逼的。如果勤快的结果是挨骂,换了你会不会也学着懒?费力不讨好的事儿,没人喜欢坚持不懈吧?
  
   女人“做主”的潜规则:
  1、夸奖他比打击他管用。
  这就是——看到他擦地,告诉他擦得挺干净;看到他做菜,告诉他味道还不错。我知道这未必实事求是,但足以避免你在家务领域的自力更生。
  2、记得感谢他,记得感谢他的好。
  放低点儿姿态其实并不难,认同他的付出,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对你更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