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每年的9月中旬至12月,老饕们便按捺不住心中的馋神,垂涎着大闸蟹的美味。大闸蟹在我国从南到北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为鲜美。阳澄湖大闸蟹则是“蟹中之王”,青背、白肚、黄毛、金爪是其四大特征,可依此辨其真伪。连章太炎的夫人汤国黎也写诗赞美:“不是阳澄湖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据悉,今年由于天气帮忙,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为2 200吨左右,比去年增长一成,但能供应上海的也就几百吨。而去年上海大闸蟹的消费量就达到5万多吨,可谓供不应求,其他省市的情况也是如此。说实话,咱普通老百姓想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其他湖河出产的蟹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掌握挑蟹的要点。本期策划《掀起虾蟹盖头来》,邀请了长期从事虾蟹研究的学者和行业协会专家为消费者指点迷津。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礼尚往来,馈赠食品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纽带。每年的中秋节,月饼是人情往来的主角,只可惜节日一过就不见踪影。其实,月饼作为普通食品完全可以常年供应。本期东方厨情《食尚往来》,四位作者从不同角度诠释“食”在人际交往中的润滑作用。
入秋后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食欲明显好转,所以有“秋后贴秋膘”的说法,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好准备。本期《初秋养生汤》介绍了几款适合家庭烹饪的汤菜,而《柴灶一把火 咸酸菜饭香》、《煲仔饭》、《冷镬子里爆出热栗子》等文透着秋季的气息和诱人食欲。
现在的人们不愁吃穿,可是越来越多的疾病如“三高”、“痛风”等却悄悄走进家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些疾病无不与吃有关。本期的《预防胃癌先管好你的嘴》、《豆制品有利于预防痛风?》为您讲解饮食健康新知,《让全科医生成为你家的朋友》则是健康生活的新观点。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