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让中学语文课堂更有效

2011-12-29 00:00:00徐慧
考试周刊 2011年45期


  近期,我校深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有效实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对中学语文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的角色从“教者”转变为“导者”,学生由被动接纳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向小组提问题,集体心理意识上升,心理感觉就不一样了。对问题,小组讨论支持,由于平辈心理的作用,学生的心理压力就减轻了。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小组做后盾,心理上得到了放松。小组活动的背景是组际互动,由于竞争意识的渗透,“被动角色”更容易促成转换。主动学习与学生的心理放松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益。课堂上由于学生有了互动的学习行为,因而非智力因素评价也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独占整个讲台,学生洗耳恭听的情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都成为评价的要素。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吹旺了求知的火焰,而且促进了品德因素的发展。在这里“求知”与“求德”是一致的,它们通过“互动”求得促进,在学习过程中也体现了教育的素质化。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享有平等性
  中学语文互动教学的精神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平等互动,互动平等”,即在平等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平等。“民主互动,互动民主”,即在民主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民主。民主性在整个语文课堂应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享有绝对民主权。“个性互动,互动个性”,即在个性自由展示的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互动教学实现个性自由展示。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人施教,让学生能够最好地展示个性特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平等、民主、尊重是互动教学的思想基础。我们不能在青少年最有勇气发表意见,最有可能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时候限制他们,要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发挥才能和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发表个人的新见解和新观点。
  二、注意和学生沟通
  师生间的沟通是互动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且沟通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的效果。教学中的沟通是通过教学交往与教学活动实现的,它既指学生对教师讲解、阅读、解决问题的思考,又指师生交往,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理解。中学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注重师生间的合作,让整个课堂教学渗透“互动”的气息。为此,教师应给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改变以往独断专行,把自己的观点、思考及意见强迫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态度,要以“促进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变“权威—服从”的教学方式为“指导—参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努力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相互平等和尊重人格的基础上努力地与教师进行合作,成为教师合作的“志同道合”者,教师认真地对待学生并且真诚地与他们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形成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
  三、尊重与信任学生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为这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表现。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更好地促进互动教学的实施。其次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他们经过努力都会取得成功。教师必须看到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相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理解学生,并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要在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老师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在语文课堂上实行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师生间的合作性原则。互动模式具有集体活动、交往学习的特征,因而它自始至终强调合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换位思考可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自我对象化”,即教师在分析教材、设计教法和实施教学时尝试把自己置身于教学对象——学生的位置,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境,体会学生的学习情绪,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估测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主宾一体化”,即教师在完成上述步骤,明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结合自己的教学水平,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最易使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从而将教学计划付诸实施。三是“对象自我化”,即教师把教学对象置身于自己的位置上,设想:假如学生是我,他们会怎样调节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具体到一篇课文,如何确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他们会讲授哪些问题?
  中学语文的互动教学,只有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师生、生生间充分对话、交流,和谐互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益,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关于有效课堂的探讨与实践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探索,让中学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求知和成长的乐园。